明代· 王绂
年来老境早相寻,眼雾昏昏鬓雪侵。仕进谋身浑断念,思归于汝最关心。
生涯休厌田园薄,乐事无如道义深。安不忘危古今戒,寻常行处索沈吟。
解绶归来庐墓侧,俄然三载废鸣琴。哀情那尽思亲泪,壮志难忘报国心。
马识京尘嘶晚道,人经官驿听秋砧。恩荣不日除书下,好为林泉早寄音。
政绩喜闻居上考,宦情添得鬓毛斑。一樽又向江头别,五马重看海外还。
瘴雾未收天欲雨,飓风初起浪如山。休言南徼王畿远,文教于今被百蛮。
玉署编书未及完,佩声无复上金銮。可怜残藁留遗箧,掩卷令人不忍看。
别驾喜除前任处,依然城郭马头看。山川重对如归客,父老遥迎识旧官。
路入晋疆秋气早,河经淮甸水容宽。绛人南守甘棠在,此去讴歌士庶传。
令子居郎署,慈亲白发垂。每闻期就养,谁料遽成悲。
太史书阡表,名卿集挽辞。独怜斜日里,无复倚门时。
旅泊无长物,满载惟书画。聊应随处娱,未许人携借。
十年游宦滞京畿,几度缄题问我归。骨肉本期常会合,音容谁料永分违。
风飘花萼鹃声切,雨暗关河雁影稀。闻说今朝临葬日,泪痕空满客边衣。
自喜从今不畏雷,是非无较转痴呆。心情要与分明解,指掌须教点画来。
每事应酬将意测,卒时呼唤肯头回。偶逢生客初相访,未及交谈便指腮。
书剑飘飘年复年,感侯相见即相怜。行藏只说都由已,穷达宁知却在天。
远塞关河迷落日,故山庭院锁秋烟。多情猿鹤应贻诮,荒却当年种秫田。
汀洲潮落雨初晴,独坐兰舟酒半醒。
欲采芙蓉过江去,迢迢秋水数峰青。
别来无处觅岩扉,城阙应知到亦稀。月冷空山禅寂夜,石龛林影一灯微。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