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王绂
归去家山续祖灯,飘然别我下兰陵。遥知后夜空江上,月照孤篷坐一僧。
半百才过一载馀,鬓须如漆美簪裾。富将诗礼传先业,老向田园乐隐居。
椿桂阴森环第宅,芝兰萌茁满阶除。况闻贤母冰霜操,千古名传太史书。
我昔送君君挈家,君今回棹我天涯。萍踪又向几时会,蒲质共惊双鬓华。
淮海雨晴潮涌日,边城春暮雪漫沙。江南最是关情处,茅屋暖风开杏花。
轩居窄窄小于舟,窗户虚明瞰碧流。月色正圆思载酒,波光难定懒垂钩。
不忧平地风波起,最喜近人星汉浮。无限沧洲烟水趣,谪仙何必跨鲸游。
功勋尤喜晚年成,出语常令四座惊。重望固应居国老,谦光犹复礼儒生。
彤庭宴罢看仪凤,黄阁诗成听禁莺。况是太平无事日,纂修群籍赞文明。
退直乘閒暂出城,岧峣仙观壮神京。坛边人拥青鸾帚,花外谁调彩凤笙。
斋殿风微香馥郁,醴泉云冷鉴澄清。题诗无限登临兴,独欠君来未畅情。
我适桑乾归,君犹五溪去。飘流若萍蓬,何繇复相遇。
迢迢江上山,历历烟中树。后夜月明时,相思渺何处。
左迁花县居莲幕,故道经行尚避骢。正待瓜期登上考,遽闻椿寿告初终。
松楸望远愁云外,山水程多泪眼中。更好节哀思为国,莫徒伤毁恸苍穹。
滩下待明船子发,起来篷底尚馀酣。浪花夹棹捲晴雪,空翠扑人飞晓岚。
胜迹登临多自惬,畏途跋涉信难谙。何当长揖人间事,老卧林丘颇自甘。
欢娱良夜喜更长,恼杀多情同舍郎。枕冷衾寒眠未得,春风只隔一重墙。
閒身江海上,世事每嫌听。吟藁逢人论,扁舟到处停。
雪销新水绿,云尽远峰青。何事思归早,潮生未满汀。
风流应不似当年,镜里愁看雪满颠。博具更无豪客对,酒杯聊共细君传。
久抛租产难供米,旧积房奁尽卖钱。肯信多男又多累,一身嬴得日高眠。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