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曲主簿运粮之京

明代· 史鉴

赞公新董岁漕行,舸舰乘风五两轻。瓜步寒潮中夜落,潞河春水及时生。

禁门听漏朝天阙,归路还乡入海城。此地从来好畋猎,臂鹰驱马少年情。

和徐天泉刘完庵同过沈石田友竹居韵

明代· 史鉴

去湖三里近,种竹万竿馀。径转通幽处,朋来问索居。

散金时买画,补屋为藏书。千古王摩诘,辋川应不如。

送王静深还合州

明代· 史鉴

风波才定日,舟楫又归程。
月冷猿猨啸,人悲蜀道行。
阵图依旧垒,山势接孤城。
最是临歧别,秋高断雁鸣。

归经觉王寺憩敷公房

明代· 史鉴

湖上归来日向斜,相随瓶锡访烟霞。

秋声在树疑天乐,桂子零空像雨花。

午供乍修能共饭,朝酲未解更煎茶。

闲身便欲从师住,又被旁人笑出家。

送俞大尹钦取御史之京 其一

明代· 史鉴

徵贤诏下五云深,鸾凤齐飞入上林。骢马候朝趋阙下,绣衣听漏立花阴。

登车素有澄清志,簪笔宁忘献纳心。寄语行人且相避,汉廷桓典重于今。

门有车马客行 其一

明代· 史鉴

翩翩南回雁,哀鸣向秦飞。道路非不远,乘时安可违。

门有车马客,驾言归故庐。执手难久留,且复少裴回。

关中天下险,山河尽城池。云胡失保障,匈奴忽来兹。

传闻入北地,民物多伤夷。岂无霍去病,能不以家为。

胡来闭城守,胡去扬兵追。如何秦陇间,到处成疮痍。

凭君谢诸将,全躯岂男儿。努力事扫除,勿令蔓且滋。

古来御戎狄,重在干城才。请看麒麟阁,功臣亦人为。

送刘德美之京

明代· 史鉴

风吹大河水,昼夜无停流。嗟君万里行,且复须臾留。

王命自有程,安能顾朋俦。执手两茫茫,日暮登行舟。

皇家重贤才,一艺咸见收。况兹卫生功,妙与元化侔。

譬彼照乘珠,所往无不售。愿言进明德,流光被中州。

还家有作

明代· 史鉴

杖策相从使者行,欲除民瘼岂求名。言微难解旁人惑,才弱空期洚水平。

公论有时还自定,浮云于世本无营。西风吹动归欤兴,笑对沧浪咏濯缨。

题萱 其一

明代· 史鉴

堂背萱花好,慈亲日举觞。南风吹缓带,比叶一般长。

和吴益之留题接待寺之作

明代· 史鉴

旅寓松陵厌市声,偶从兰若畅幽情。水边行道来僧影,壁上笼纱护客名。

荷叶补衣秋色净,竹房清暑夜灯明。庙堂虽与江湖接,未许投閒老此生。

墓田八咏 其二 南浦衡茅

明代· 史鉴

眷此庐墓居,元非送行处。孝子哭其亲,乌啼天欲曙。

金菊对芙蓉 雁荡

明代· 史鉴

雁荡名山,蓉村胜境,天教装点东瓯。有东西天柱,大小龙湫。

下临沧海如无地,疑大水、昼夜常浮。笔峰长卓,石旂犹展,万古千秋。

何日拂袖南游。任穷探极览,未肯回头。直除非跨鹤,东访瀛洲。

海波清浅扬尘起,等閒见、石屋添筹。此时方始,归来尽拚,敝了貂裘。

关于诗人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