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郊行

明代· 史鉴

浪楫风帆不系舟,日斜横笛起中流。山青云白江蓠绿,群雁忽鸣声带秋。

鸂鶒吟送余大尹三首 其一

明代· 史鉴

鸂鶒何双双,飞来水中央。使君入台去,官为绣衣郎。

黄金为马鞍,青丝为马缰。驰驱道路上,到处生辉光。

哭崔渊甫

明代· 史鉴

绩学攻文岂致灾,花时无柰雨相催。天公似欲雠斯道,山木由来寿不材。

千里霜蹄中路蹶,九霄云翼下风催。忘年谊重今何望,泪洒青山日几回。

读杨君谦古乐府

明代· 史鉴

去古日已远,雅乐久沉沦。桑间与濮上,靡靡多哀淫。

杨君媚学子,高志故不群。一闻世俗音,谓非吾所湛。

冥心太古初,识乐得其真。律吕既调协,五音和且平。

咸英与韶頀,旷世今再闻。岂惟以自娱,拟将献吾君。

奏之郊庙上,庶以和神人。

题扇讽陆廷美

明代· 史鉴

大田尘起桔槔鸣,望雨不来无限情。借问金陵贵公子,此声何似搊秦筝。

游报恩寺

明代· 史鉴

祗树阴阴辇路通,禅林遥在百花中。龙宫涌出疑天造,人力装成象鬼工。

仙梵入云闻下界,宝光浮日现虚空。长廊画壁看难遍,忽听鸣钟忆远公。

和三原王司马韵二首 其一

明代· 史鉴

封章频上敢怀安,鱼水君臣古亦难。优老忽闻明诏下,考槃令咏硕人宽。

和秦太守廷韶游虎邱韵

明代· 史鉴

虎邱寺里相逢处,柳亸花娇路不分。泽畔纫兰为杂佩,壁间剜藓读遗文。

清吟羡得江山助,老懒思将笔砚焚。晚漱馀酣泉上立,万家烟火隔松云。

送傅上人住杭州保叔

明代· 史鉴

瓶锡随缘去入杭,湖山今已属支郎。前朝古寺多南渡,下界空华出上方。

满地白云朝入定,孤峰片月夜焚香。明年不负登临约,应叩禅扉借竹房。

吴廷晖令子领举予往贺以诗见赠次韵答之

明代· 史鉴

渺渺韭溪居上流,相思无奈驻行舟。天香和月浮丹桂,秋水到门来白鸥。

教子今为探花使,忧君欲起见京楼。留连故有新诗赠,高谊难将杂佩酬。

分题得太湖送邬用明还鄞

明代· 史鉴

一水遥遥与海通,舟行疑似入虚空。三江共接朝宗势,万古长怀底定功。

茂苑人烟帆影外,洞庭山色浪花中。登瀛有客频来往,欲驾云涛趁便风。

溪月吟答吴一斋 其二

明代· 史鉴

西山一何高,东海一何深。惟应天上月,得见两边心。

关于诗人

史鉴(1434—1496),字明古,号西村,别署西村逸史。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人。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