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今无
羊角神鲲化独隆,弹琴天上奏尧风。八方眼见祥云起,百里人歌寿域中。
清水沅湘流自远,灵椿日月对无穷。大年本是云间侣,便拟寻君上客艟。
平生无可信,辽海任飘蓬。学少诗情短,愁多客路穷。
星随千里照,岸到九霄空。亦是酬恩事,毋令泪独浓。
王事能将母,蛮烟解袭人。凯风悲孝子,行役怆孤臣。
柏叶先秋变,龙泉滴泪匀。图麟勋业在,别矣慎风尘。
麒麟阁上名应旧,佛座金屏又特书。一寺长干光灿烂,蓬莱跨鹤岂能如。
上客邯郸至,炎天粤峤归。路长裘马旧,心壮水云肥。
木叶催高树,征帆挂落晖。相逢几回笑,禅意赠君微。
南图万里正高秋,萧寺因君话倍稠。动地海潮光射斗,一林风雨快登楼。
心田斟酌明如雪,句法纵横矫若虬。好返苏门向京阙,他年车笠重绸缪。
久曾吾丧我,羁旅幸依人。饮酒何妨畅,论交可入神。
闭门风雪急,阅世水云屯。一卷南华乐,翛然得共亲。
南溟已化翼如鹏,御苑芳菲柳色轻。三策久能陈治体,千秋终古重儒生。
岭头雪影春尤好,客路乡心月自明。閒着短蓑江上望,思君时复听莺声。
萧索大漠风,解割不解吹。六月大夏日,解热不解凉。
惭愧道人心,解露不解藏。的立万矢聚,水渍石易伤。
人生不如石,况复重忙忙。悲欢皆损性,静躁同一狂。
丈夫当有志,悲道不悲世。只此悲道心,靡然见罢敝。
丈夫当有识,欣道不欣食。只此欣道心,悠然被驱役。
智者路多穷,愚人幸不识。去年芜湖月,今年起相忆。
忆君一寄君,君癖我更癖。何当共黾勉,挽以千牛力。
蒿枝三寸曲,松根百尺直。秋风才一吹,各自理颜色。
我闻金色妙智身,坚密过于金刚宝。倒易三世如飞腾,寰中日月那能数。
桧柏苍松薄劣根,南山东海成轻尘。有大长者陈居士,妙得此智凌青春。
修长须髯梅花白,舌底风流妙入神。大智文殊七佛师,福成利行号童子。
我今已老君方少,坐饮山茶勿序齿。更睡华山八百年,制成竹马呼君起。
城荒秋草遍,天远彩云多。独树连高峡,斜阳撼夕波。
弓裘传旧业,雨露得新和。柔橹乘潮去,长吟一望过。
雨洒无痕地,风吹有色云。道情偏感我,清望最宜君。
双履如凫转,千松过岭闻。江皋晴吐月,遐思自纷纷。
释今无,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