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松学诸友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门掩苍苔人寂寂,树深幽鸟自鸣酬。溪云带雨来池上,林叶随风下屋头。

万卷有馀儿解读,一瓢自乐我何求。山空岁晚梅将发,寒夜茶炉肯共不。

再游西峰寺

明代· 陈镒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挽孙伯融都事

明代· 陈镒

半生湖海不相逢,乱罢苍山始识公。暂领一州兼节度,更分数屯总元戎。

风流翰墨文多焰,垒块胸襟酒屡中。偶堕奸谋身竟死,千秋万古恨无穷。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不见故人久,悠然多所思。郡斋呼茗椀,山馆理桐丝。

望断云凝处,吟残叶落时。风霜岁年晚,还共竹猗猗。

早程

明代· 陈镒

野日荒荒上,岩花的的明。水浑群鹿过,林静独禽鸣。

夜雨催农事,春风厚客情。肩舆堪坐凭,诗兴等闲生。

夜饮月波堂

明代· 陈镒

花影当帘春夜长,主人迎客月波堂。深情得似深杯量,消尽铜匜一篆香。

次韵雨中述怀

明代· 陈镒

湖水纡馀涨绿新,门前杏子已生匀。漫天风雨连三月,过眼光阴又一春。

冷况自惭同郑老,闲居争得似安仁。老来堪啸微官缚,懒性从来只任真。

次韵松学述怀

明代· 陈镒

腐儒粗粝愧无成,偶向芹宫著薄名。春晚石坛青杏合,日长芸几素琴横。

此身渐觉垂垂老,世事堪怜滚滚生。底用辛勤贪寸禄,故山风月有馀清。

次韵答松学诸友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不嫌官舍毡长冷,酒熟诗温可献酬。剩有禅谈来白足,更无俗事委苍头。

观鱼真乐惟心会,识马天机不色求。我愿买田为隐计,未知造物肯从不。

登善庵访张贞居外史不遇

明代· 陈镒

窈窕湖山外,延缘土径斜。青林多佛屋,白壁半人家。

鹤出云无侣,梅寒雪未华。令人惜清兴,回首望烟霞。

再次韵答海翁上人 其一

明代· 陈镒

为爱石梁担负山,照心亭上久凭阑。松篁不动云飞尽,清磬一声山月寒。

再次韵呈天岸长老 其一

明代· 陈镒

妙法无边竟莫参,洗心只欲听清谈。空门枯淡师能守,行路艰难我惯谙。

芸几半窗烟穗碧,茶瓯一掬井花甘。渊明他日重来此,莲社投盟谅自堪。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