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虚观

明代· 陈镒

紫虚宫近少微垣,俯瞰粼粼碧一川。劫火不烧钟吕像,古碑尚记李唐年。

龙飞剑影来深洞,凤载箫声下九天。千载葛洪丹井在,神光犹自发灵泉。

赠杨贯道文学

明代· 陈镒

昔尔先君子,卓荦有清识。芳怀薄兰茝,高谊重金石。

赋命何蹇屯,乃为屡空迫。一官在庠序,老大亦无益。

今春我西来,相见叙畴昔。共游西湖滨,竟日随杖策。

晓云楚山青,夜月吴水白。重来今始秋,乃有死生隔。

子幸继高风,深慰我凄恻。云胡谈论间,亦复叹穷塞。

怀哉骐骥姿,万里汗方赤。终当踏康衢,未必困衔勒。

愿子加自脩,文业嗣前德。

次韵萧别驾秋怀四首并呈章参谋 其二

明代· 陈镒

空斋宿雨霁,凉气入衣裘。帘捲青山晓,池涵碧树秋。

自经人世乱,转觉此身浮。矫首乾坤阔,伤怀王粲楼。

次韵同友人宿山家

明代· 陈镒

偶然逢故友,携手玉山西。涧水穿林响,崖云压树低。

东风楝花老,落日子规啼。共宿松窗夜,篝灯和旧题。

奉和元帅石末公元宵二首 其二

明代· 陈镒

节序萧条宁似旧,夜寒灯火暗孤城。星河淡淡流云影,钟鼓迟迟咽漏声。

抚事忧时心慨慷,狂歌击缶气峥嵘。昆崙关破当今夕,遗史重看眼为明。

次韵程渠南岁晚见寄

明代· 陈镒

栝苍有佳士,磊落去崖岸。高唫如涌泉,涤尽绮语砚。

读书北山下,矻矻穷岁晏。平生无媚容,岂复事膏面。

散策松径风,欹枕竹窗霰。惭我江湖间,避迹同燕雁。

居然成落拓,涉世寄忧患。何当共尊酒,晤语一萧散。

和叶仲和文学见寄韵

明代· 陈镒

马湖桥畔曾分手,五见凉风换葛衫。上国无媒干禄餋,北山小隐免林惭。

石池乘月通泉水,苔径锄云种竹杉。多谢相知为相问,心閒日与野人谈。

和吴学正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陈镒

一从相别后,寄迹各东西。岁月身惟老,风尘眼欲迷。

依山松径窈,临水草堂低。独坐相思夜,凄凉月满溪。

次韵叶子西

明代· 陈镒

万山秋欲尽,邂逅古城中。霜径寒花晚,风林落叶空。

笑谈情自厚,酬和句难工。明日还分手,看君马首东。

陪黄晋卿提举杨震卿山长宴张贞居外史竹轩

明代· 陈镒

仙家风景少人知,亭馆春明宴客迟。黄鼠登盘脂似蜡,白鱼落刃鲙如丝。

天香冉冉花双品,日色晖晖竹数枝。始信蓬莱在尘世,门前车马自纷驰。

再用韵答松阳诸友 其二

明代· 陈镒

二年孤馆客忘归,身似飞乌绕树枝。世路风尘多丧乱,故山松桂几怀思。

黄花红叶秋将晚,流水閒云意自迟。万事无凭如梦饱,区区谁解悟真饥。

次韵萧别驾秋怀四首并呈章参谋 其三

明代· 陈镒

端居聊自适,远色望中明。载诵悲秋句,难忘忧国情。

溪风荐微冷,山月吐寒更。兀坐浑无寐,愁闻警柝鸣。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