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和仲

明代· 陈镒

江湖十载感流萍,一日居山梦始清。林下散樗难大用,道旁苦李得全生。

拂苔苍石和云坐,种秫平畴带月耕。惭愧故人疏阔甚,南箕北斗信虚名。

次韵赋无言上人盆石

明代· 陈镒

海窟移来一拳石,肤寸中藏势千尺。天然幻出补陀宫,使我观瞻晤空色。

瑞光隐隐生雾烟,清气霏霏充几席。夜来对坐默无言,水月清凉栀子碧。

次韵叶训导兼简徐定甫

明代· 陈镒

束书出城闉,来住溪上宅。五年丧乱中,奔走身如客。

今春复远游,相望远东北。冷况虽萧条,文会多旧识。

我亦曾相从,湖海念畴昔。仄闻风月佳,无由分半席。

书楼敞高明,远对群峰碧。主人颇閒暇,登陟时整屐。

君今喜赋归,溪深鲜可食。世道尚艰危,幸此居山泽。

临风接清谈,逍遥寄兹夕。

三用韵荅松学诸友 其一

明代· 陈镒

此地三年客,登临亦快哉。幸无官长骂,喜有故人来。

把酒捲帘坐,吟诗击钵催。蟾峰青楚楚,时见鹤飞回。

三月十三日同松阳诸友游东皋过逍遥宫分韵得草字

明代· 陈镒

葛中野服偕诗老,步出东皋散怀抱。寻幽更到逍遥宫,坐我澄轩净如扫。

山寒石窦云起迟,地迥松林鹤归早。何时重约黄冠师,直上灵岩拾瑶草。

过子陵滩

明代· 陈镒

潮来沙浦深,潦积流波悍。舟行钓台下,老石在天半。

江山领吴越,树木记炎汉。当时罗英雄,高见独殊散。

所幸无缁磷,千载同一旦。区区往来者,几阅洪涛乱。

清风不可攀,搔首复三叹。

次韵叶文范训导杂咏八首 其一 留此岩避暑

明代· 陈镒

何年留此岩,洞壑深藏幽。悬崖石栈细,佛屋居上头。

闻君日登览,颇遂平生游。想当入空翠,决?香气浮。

林深远溽暑,池净涵清秋。逢僧作茗供,庶可终日留。

人生浊世中,万物同一沤。今我衰且蹇,亦复事林丘。

临风诵君诗,势利两俱休。

次韵吴仲怀学录理发有感

明代· 陈镒

君子遁林壑,德润日以滋。清晨启重门,理发延轻飔。

比栉去其垢,心惬乃自知。盈颠忽种种,睹兹却兴悲。

感怀寄吟咏,秀句何瑰奇。默伤时序迈,蹭蹬无所施。

风尘况扰扰,涉历世故危。虽云发早白,年实未及衰。

惟昔践场屋,曾折丹桂枝。功名姑少试,其志在远期。

而我苦节士,亦复怀明时。为子歌欲放,歌罢还自嗤。

中秋感怀呈松学诸友

明代· 陈镒

我昔扁舟泛淮水,万顷琉璃月光里。夜深复上城南楼,笛声未断箫声起。

燕姬二八比玉花,纤纤潋滟倾流霞。筵前舞袖影凌乱,青年意气百倍加。

归来岁月如转烛,圆缺阴晴几悲乐。只今白首叹无成,晚得一官饭不足。

江北江南多乱离,吁嗟赤子无所依。长松古邑亦遭毁,空馀野草秋萤飞。

乾坤浩荡父老尽,逝水东流徒潣潣。世间万事何时终,岂若庞公鹿门隐。

人生对酒当尽欢,此宵此月能几看。杜陵诗老曾有语,无使霜露沾衣寒。

次韵蔡伯玉见寄

明代· 陈镒

吾邦风俗颇淳古,田里居民皆乐土。天教我辈以笔耕,播咏声诗遍寰宇。

餋生不用服金丹,充肠自有苜蓿盘。四时佳景足延览,清溪浩荡山高寒。

我昔别君为冷掾,五载区区食破砚。相望南北如风枝,却喜归来复相见。

去年风尘暗不开,招我西涧同衔杯。岩头啼鸟日催起,看云听瀑心悠哉。

只今世事已如此,碌碌微官如敝屣。便从巢许隐终身,掬取清流洗尘耳。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七

明代· 陈镒

故老相逢竹外村,能谈旧史忆乾元。大儿昨日从军去,惆怅无人给晓昏。

次韵留题此岩

明代· 陈镒

留此岩前瀑布悬,云开古洞见青天。仙人丹化无来鹤,释子禅闲独种莲。

荒径苔深初过雨,空山花暗自流泉。谁能结屋依林下,夜听松风枕月眠。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