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五

明代· 陈镒

睡起书斋日正中,松花飘粉满房栊。山童颇解诗翁意,茶灶犹藏宿火红。

钱唐送友人之维扬

明代· 陈镒

潇洒一尊酒,江楼得共倾。相逢俱是客,离别易伤情。

树色迷春绿,云光拂晓晴。还思拄帆处,淮海正潮生。

次韵同徐子苍赏海棠

明代· 陈镒

芳姿艳质天与妍,玉环飞燕俱堪怜。昭阳华清留不住,化去却作花中仙。

当时扶醉春容醒,富贵风流两矜逞。雕栏玉槛安在哉,依旧东风好光景。

今人尚爱宫中妆,一春对花醉百场。踏歌槌鼓穷夜饮,连天画烛迷春芳。

老我偏惭脚无力,十年奔走他乡国。花时偶喜得还家,把酒看花空太息。

教儿莫放清樽空,剪取步障围春风。人生得时且欢乐,少年转眼成衰翁。

次韵梁天与

明代· 陈镒

忆子远相过,开酌梅花前。微风自溪来,素月当空悬。

结欢良未久,执别感衰年。况乃遭世乱,辟地常怀贤。

寂寞居涧西,孤坐寒无毡。起看石崖瀑,飞沬跳珠圆。

子亦在他方,碧云隔长天。眷彼岁年晚,哀鸿声续连。

何当复相从,剪烛夜不眠。于时发清琴,幽怀谅可宣。

次韵友人游留此岩 其二

明代· 陈镒

胜地何因得再游,石阑干外看飞流。青江树老霜华冷,金碧山空土气浮。

清梵夜收僧步月,小亭昼坐客吟秋。知君独有林泉乐,我亦相将卜隐丘。

九日偕计山长游西岩寺次韵

明代· 陈镒

故人访我当重九,黄菊吹香满一庭。邂逅登高同胜事,留连到晚宿禅扃。

秋阴积润云生几,山意催寒雨近屏。坐对跏趺僧话久,十年尘思豁然醒。

次韵春日友人过访

明代· 陈镒

门前不尽溪,种柳高十寻。时雨忽然过,荡漾春水深。

好鸟鸣间关,动我怀友心。正谋尊酒盈,感子亦远临。

持杯起相酬,清谈豁冲襟。世故尚艰难,思古复慨今。

子乃久羁旅,孤情寄高吟。恋恋未成别,华月生东林。

次韵叶训导同饮且怀道元上人

明代· 陈镒

人生出处异,所历多悲欢。惓翮恋故林,纵鳞思狂澜。

焉知我辈人,守静心自宽。相逢秋正中,皓月如银盘。

有此尊酒盈,可浣忧恨端。君言方外友,一往骨已寒。

御觞忽不乐,清赏情易阑。余亦重怀感,临风寄长叹。

客枕

明代· 陈镒

满城风露气漫漫,钟鼓声中漏欲乾。梦觉忽惊身是客,半檐残月五更寒。

九日次韵周学录

明代· 陈镒

重阳今朝是,触目皆兵戈。青山岂不好,何由陟嵯峨。

菊花泫清露,枫叶飘寒波。睹物增盛怀,奈此时未和。

流年易超忽,百世如鸟过。于焉屏烦虑,酌酒还高歌。

因观作吏人,动辄遭讥诃。奔驰风尘际,忧患日已多。

吾徒守儒素,其乐当如何。

和周内翰题紫虚宫韵

明代· 陈镒

清溪紫谷绕琳宫,缥缈楼台在半空。人世几回经劫火,此山终古有仙风。

斗坛露冷星华湿,丹井泉甘海脉通。试想蓬瀛无此处,云深岛树碧于葱。

次韵吴学录春日山中杂兴七首 其六

明代· 陈镒

一溪流水绕山隈,岸草青青长旧荄。鸥鸟不知人事异,自随钓艇去还回。

关于诗人

陈镒(?—1456年),字有戒,江苏吴县人,永乐年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先后任湖广、山东、浙江等地的副使,明英宗时期镇守陕西,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陕西的饥荒问题,后看到河南等地流民啸聚,建议派人前往抚恤,英宗同意后,但官员却没有施行,导致后来河南等地的叛乱。陈镒共三次镇守陕西,前后十余年,陕人很爱戴他,敬若父母。每次陈镒回朝廷,老百姓总是挡道拥车而泣。他回来时,则欢迎的人群数百里不绝。他之得军民之心,前后镇守陕西的无人可及。景泰四年(1453年)因病致仕。景泰七年(1456年),陈镒去世,获赠太保,谥僖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