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时雍

明代· 李东阳

客从方岩来,戒我作诗疾。君来索我诗,谓我意所适。

深言中奇病,二子皆我益。还从适处得,便向疾中释。

而我亦何心,悠悠自朝夕。

赠彭民望三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我屋虽萧条,欣与子同居。嘉辰与永夕,觞咏得相俱。

而胡好出游,十日九跨驴。明月照万里,停云在庭除。

入门坐我床,探我囊中书。读之莞尔笑,谓我兴有馀。

我诗世不好,见者掷道隅。君情倘相契,赠比双明珠。

孟春陪庙祀

明代· 李东阳

阙角钟鸣寝殿开,羽旗鳞甲绣成堆。班齐禁旅分行入,拜罢宫盘捧胙来。

九庙神灵同日降,四时霜露及春回。庙街出外频翘首,一道笙歌绕地雷。

和明仲洗马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友道陵夷继者稀,独予才力尚卑微。无成颇觉初心负,未老先知旧事非。

今日中流须砥柱,几年东壁有馀辉。期君合在风尘外,千仞冈头一振衣。

代石留别用前韵

明代· 李东阳

纯质亲劳琢更锼,又随筐篚过旁州。相逢却有抟沙恨,欲往先防见玉羞。

君义比金谁合断,我心非水亦分流。如闻翰苑将移篆,愿与钤封一处收。

和世赏韵

明代· 李东阳

偶陪寒日坐空庭,饭有胡麻药有苓。霜菊多情留暮色,风禽无语堕疏翎。

阶前藉草衣全湿,石上题诗酒尽醒。莫笑山公归太早,秪缘多病想幽扃。

蓟门烟树

明代· 李东阳

蓟丘城外访遗纵,树色烟光远更重。
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蜂。
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重经西涯

明代· 李东阳

城中风景梦中路,病不出游空有身。柳条弄水色不定,鸥鸟傍沙情自亲。

旧邻十室九易主,古寺百年长占春。恸哭儿童钓游地,白头重到为何人。

问津图

明代· 李东阳

周道失其砥,多岐正纷纭。皇皇乘桴意,环辙何殷勤。

迷路入楚蔡,停车问耕耘。问沮沮不语,问溺溺不云。

方将骋雄辩,上可凌高云。遂令仲由勇,逸气摧三军。

夫子怃然叹,彼狂竟不闻。岂知圣人志,一饭不忘君。

民胞物我与,鸟兽非吾群。宁同辟世士,高举怀清芬。

时哉圣不偶,万古遗斯文。彼耕独何为,幸免污尘氛。

嗟嗟功名辈,耽嗜成酣醺。吾官亦餐素,愧此心如焚。

惟贤古希圣,老大穷朝曛。吾津在洙泗,敢谓茫无垠。

厓山大忠祠(二首)

明代· 李东阳

宋家行在日南迁,虏骑长驱百万鞭。
潮海有灵翻佑贱,江流非堑枉称天。
庙堂遗恨和戎策,宗社深恩养士年。
千古中华须雪耻,我皇亲为扫腥膻。

十一月二十七日夜梦楼居风雨中得句云卷帘看风树时亡妻亦在侧觉而有感续成一章

明代· 李东阳

高楼坐连床,遥碧俯平渚。卷帘看风树,叶落沙上雨。

飘飘轻襟散,披历层轩举。寤寐平生欢,咫尺得晤语。

相逢隔晨暮,倏忽无定所。积雪遍中庭,钟情徒延伫。

答罗明仲草书歌

明代· 李东阳

草书之妙谁绝伦,我欲从之羞效颦。平生两手硬如铁,空有苦思凌风云。

罗夫子,君不闻草书在意不在文。十年摹写未必似,偶然落笔还通神。

人道张颠看剑舞,公孙大娘出谁门。始知骅骝别有骨,世上岂复曹将军。

罗夫子,君不见陈士谦,温元善。芙蓉颜色杨柳姿,能使市上黄金贱。

今人好尚乃如此,有眼何须辨真赝。罗夫子,眼如电。

生来四十年,阅遍图书五千卷。向来得我书,赠我一匹锦绣缎。

吾观少陵有诗史,看君之诗宛相似。包罗巨细成大家,上穷伏羲下元季。

秋姜冬桂老愈辣,翠竹青松寒不死。君诗在格不在辞,肯与时人斗红紫,吾观草书亦如此。

罗夫子,君莫疑,眼中磊落非君谁。紫阳之书冠今古,其大如斗小者卮。

虫书鸟迹不复识,见此再拜真吾师。君今长驱我戈倒,缩手不搏生蛟螭。

长安城西纸贵贱,吾欲买断防君嗤。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