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和舜咨侍读院署见寄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数点残星带碧寥,五云城阙路迢遥。乘高直欲登楼坐,望远空劳举袂招。

何必关山成别梦,幸将名姓托清朝。天涯回首相逢地,杨柳秋风白下桥。

三月十九日师召邀饮适得家报生孙众客喜甚即席联句书于堂壁归叠前韵二首 其二

明代· 李东阳

晓盘汤饼荐槐芽,载酒同过内史家。三世早知书有主,一翁真喜鬓无华。

梦中识面如曾见,醉里逢人或自誇。我亦居然大父行,为渠翘望海东涯。

谢萧文明惠榛子

明代· 李东阳

野簇蹊丛满地垂,饱霜经雨亦多时。长疑塞外随车远,错恨山中结子迟。

竹笼旧封劳夜到,茗芽香盌入春宜。知君情比投桃重,不爱琼瑶却爱诗。

与表兄殷通府话别

明代· 李东阳

十载重逢鬓欲皤,问君官况定如何。山厨夜煮吴粳饭,水驿时闻越棹歌。

列县民贫劳抚字,故园家近喜经过。休言不是西堂客,若比西堂梦更多。

东邻

明代· 李东阳

多雨动经月,一凉先报秋。爱花思种菊,望远却登楼。

病喜中年退,官因薄养留。东邻有知己,诗罢可能酬。

代石留别用前韵

明代· 李东阳

钝质亲劳琢更锼,又随筐篚过旁州。
相逢却有搏沙恨,欲往先防见玉羞。
君义比金谁合断,我心非水亦分流。
如闻翰苑将移篆,愿与钤封一处收。

和明仲洗马韵二首 其一

明代· 李东阳

竹简韦编次第评,于君真见古人情。百年事了须闻道,举世嫌多为近名。

敢谓学非颜氏乐,直将心比伯夷清。尘踪满地无由濯,何处沧浪水上缨。

斋居和世赏编修韵

明代· 李东阳

半夜开门雪满坡,清吟无奈玉人何。人间路与红尘隔,天上春随翠辇过。

灵吹下时神语寂,琼楼高处晓寒多。笙箫本是虞廷乐,不为秋风起棹歌。

再经西涯

明代· 李东阳

新筑湖堤面面平,乱桥欹岸失纵横。轻鸥著水惊还去,老马缘溪恋复行。

旧日邻家今几在,别来光景共谁争。匆匆不尽逢僧话,刚说无生便有情。

雪和杨考功韵

明代· 李东阳

白战惊逢雪,诗坛三戒严。正眠还对枕,渐起欲窥檐。

研水先愁冻,风襟不受黏。屐痕随独步,巾角带双沾。

舞趁冲虚鹤,奔迷失路蟾。地生方圃璧,盘照水精盐。

东郭行应惯,袁安卧恐淹。醉怜松有酿,贫忆岁无缣。

白石终含垢,清冰未比廉。暮栖纷戢羽,春植暗勾尖。

野蛰深防启,游鳞且自潜。月昏无影树,天入夜明帘。

戍垒肤先拆,雕房火竞炎。我生閒不厌,瘦骨病应添。

有客负奇气,高歌掀两髯。不矜豪兴逸,颇爱野夫恬。

昼拥青绫被,宵传玉漏签。旧堂宾主共,逆旅岁时兼。

节忆中郎苦,茶分学士甜。田家欣共报,稚子戏能拈。

霰集曾闻咏,阴凝屡玩占。郢才工已甚,迟拙幸无嫌。

京都十景 其六 蓟门烟树

明代· 李东阳

蓟丘城外访遗踪,树色烟光远更重。飞雨过时青未了,落花残处绿还浓。

路迷南郭将三里,望断西林有数峰。坐久不知迟日霁,隔溪僧寺午时钟。

送开州陈同知

明代· 李东阳

十年尘土暗青袍,作宦今看改鬓毛。南国才名非汨没,北州民力正烦劳。

贫怜范叔惟尘甑,贵识王祥有佩刀。春兴不随公事了,绛纱笼月坐挥毫。

关于诗人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