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吾松小昆山二首 其二 长松高士图

明代· 董其昌

虬松绣青铜,峭壁立积铁。下有逃虚人,长啸空山裂。

送林兼宇简讨

明代· 董其昌

玉节初颁下直庐,天涯岐路意何如。应多胜赏供诗句,不为归程滞简书。

丝竹声中翻孔壁,荔枝花下度潘舆。预愁后夜长安月,那有清言慰索居。

送周斗垣参知入贺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桂舟容与叙分携,日近长安禹会齐。四岳云开蒲璧贵,双茎露爽玉绳低。

瑞看符命呈华渚,锡有新纶下紫泥。南国若论棠芾事,春风桃李白苏堤。

题杜日章册九首 其八 投辖馆

明代· 董其昌

借箸张文成,投壶祭征虏。悠悠枕曲徒,不上莲花府。

题画共十六首 其十三

明代· 董其昌

巘崿莲为峰,涟漪柳成浪。此中可卜居,于以遂天放。

题画共十六首 其三

明代· 董其昌

近水晚逾碧,远山秋未黄。夕阳寒满地,松影落衣裳。

惠山黄园

明代· 董其昌

烟景驻征骑,晴林踏落花。因听绿水曲,忽到赤松家。

鱼鸟向人近,楼台俯郭斜。更携馀兴去,丝管隔窗纱。

寿王三槐文学

明代· 董其昌

墙东避世意何如,一壑烟霞万卷书。胜赏时时凭蜡屐,名流往往驻轩车。

即看槐室称觞日,恰值兰亭被褉馀。顾我丹砂犹未就,醉乡司马为君除。

詶刘燕及明二首 其一

明代· 董其昌

乍把琼枝恍旧游,平生左袒为刘侯。即看竹素千秋事,能废江湖万古流。

鸥侣共依天上座,雁声孤□月中楼。新诗大有牢骚语,翻耐高歌散旅愁。

题王叔明画

明代· 董其昌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争峙。闲者解其纷,君今巳閒未。

送林仰晋司徒

明代· 董其昌

丹诏优乘六传行,都门冠盖一时倾。因君今日归与意,始信千秋达者情。

事贮左垣传马史,人将北斗望羊城。繇来兴替关黄发,伫看蒲轮及老更。

恭读宣宗皇帝御制翰林院箴

明代· 董其昌

峥嵘木天署,七曜垂精芒。璇题揭周训,□渗炳尧章。

念此司言重,温语申官常。谈经入禁籞,起草直明光。

地望洵清切,恩华难对扬。俊又思献纳,台衡燮阴阳。

公私慎涂轨,仁义为提纲。玄微剖幽眇,森严含风霜。

烺烺金版迹,照曜白玉堂。所以章圣时,侍从多贤良。

戒石制巳陋,飞白不足方。愿言镂心骨,佩服终弗忘。

关于诗人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