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董其昌
不忿胡笳内地闻,子衿何必少终军。论文一变南朝体,运策兼收绝塞勋。
野客不贪涉,如何亦问津。前村黄叶里,大有耐閒人。
一曲鸳湖好,非关请乞来。东山选丝竹,北使问楼台。
鸿向青冥送,花因白社开。只愁蒿目意,黄绮亦难裁。
昆山虽婉变,却似鲁家丘。故作庐峰势,青天瀑布流。
茅屋空山中,时有幽人至。指点乱云生,不谈人间事。
夺取燕支山,收得嫏嬛记。一似蕊珠宫,一似汾阳第。
翛然环堵狎烟霞,侠骨禅心度岁华。棐几静雠蝌蚪字,贝函潜转白牛车。
只应竹径延求仲,共许冰壶在兵家。五马数传千里酒,可能长醉碧桃花。
朱斿行部带明霞,不是桃源即若耶。颇忆江南梅信否,随风吹向赤松家。
何物昆崙种,曾经御苑题。似葵能卫足,非李亦成蹊。
落实寻常味,攀条径寸低。玉盘如可荐,宁复怅云泥。
桂树及冬荣,瑶草待春发。唯闻鸾鹤声,寥寥上烟月。
昼归不羡尉陀装,綵服趋庭乐未央。阁下承恩双宝箓,堂前含景两干将。
应多仙侣携麟脯,更有名王致酪浆。遥识玉关翘首处,本公金母白云乡。
苃棠南国最怀恩,何幸联班奉至尊。见说虞巡凭画象,宁论于室应高门。
阳春有曲人难和,云梦涵秋气可吞。圣主得贤频问履,新承天宠露华温。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