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一

明代· 方孝孺

贤君德业本天成,犹待脩心道益明。喜见储王亲笔砚,更须讲学近儒臣。

遣病 其五

明代· 方孝孺

久病诸人问,深居四壁牢。故交贻善药,姻娅馈醇醪。

闲厌虚名绊,贫知古道高。时来稍暄暖,斟酌减绨袍。

谢蜀王抚问赐药六首 其六

明代· 方孝孺

服猛本王政,赐皮书阁中。林泉眼如电,文采座生风。

似可讲周易,宁须唤小空。深思避贤者,玄理未能通。

送一宗和尚次蜀王诗韵

明代· 方孝孺

浮云出山中,浩荡随去来。来非有所系,去亦忘所之。

若人释门秀,矫矫孤鹤姿。林泉三十年,喜誉如波驰。

平生西方学,所蕴未及施。一朝忽乘兴,来谒岷峨师。

微笑坐谈空,倾城走群缁。遂令好事者,懒问子云奇。

清香焚柏子,细雨洒杨枝。相逢话乡曲,麈尾不暇麾。

越蜀万里途,各处天之陲。胡为偶至此,欲语忘其辞。

历历世间事,星星鬓中丝。迢遥无所婴,老大秪自知。

巴江复举棹,故庐访遗基。散怀天台月,濯足楢溪漪。

我亦倦游客,归耕有深期。身在华山阳,梦绕大海湄。

徘徊将何说,秪恐负明时。

感旧(九首)

明代· 方孝孺

杯酒论心有几人,天台张穀旧相亲。

近来诗句多奇语,书比藏真更绝伦。

栽柏

明代· 方孝孺

迂拙乖世用,每蕴无穷思。

取效非目前,远与千载期。

翠柏信良材,成长计功迟。

兹晨劚烟雨,移动盈尺姿。

清庙严洁地,圣灵会于斯。

岂无杞柳辈,不足当阶墀。

殷社夙所尚,古制非人为。

先师实殷人,植此理固宜。

但恐枝干弱,不耐风霜欺。

培护苟无失,终见盛大时。

三年过人长,十年齐桷榱。

百年必合抱,根深柯叶滋。

青霄泊鸾凤,厚土蟠蛟螭。

岂特傲寒暑,将堪阅兴衰。

所托况得所,永免斤斧危。

既膺顾盼荣,复与剪伐辞。

寥寥百世后,神物相扶持。

何必为栋梁,乃见才气施。

流光若飞翰,时代易推移。

行看好古士,追说种者谁。

我生素多病,中岁早孱羸。

待为鹤发翁,见女凌云枝。

志士用心者,濩落为世嗤。

何如群儿巧,插槿纷成篱。

赠鲍民瞻

明代· 方孝孺

学道懒言文,君文思不群。雪消三峡水,波涨一川云。

出处存爻彖,经纶在典坟。莫名词苑传,须立济时勋。

入山后览定水仰山二上人并吴讲师次予发成都绝句韵因复次韵述事言怀 其十

明代· 方孝孺

榻借禅那岂夙缘,坐来浑似旧家毡。祗应心事惭苏晋,不解长斋绣佛前。

侍世子奉献蜀王十首 其二

明代· 方孝孺

昧爽先求问寝衣,三朝日日礼无遗。古来世子能敦孝,惟有文王最可师。

别母舅哭外舅郑公 其一

明代· 方孝孺

昔奉安车共入关,拟于此路复南还。今朝独向江东去,泪洒西风草树斑。

宿峰顶次济定韵

明代· 方孝孺

层崖削壁跨千重,坐镇西南势独雄。元气昆仑磅礡外,祥光隐见有无中。

珠璎宝佛留全相,金碧楼台倚半空。纵是蓬莱并弱水,清虚难与此相同。

次修得杂诗韵

明代· 方孝孺

神龙卧深泽,不若抱瓮滋。

白日掞重阴,不如寸烛辉。

贤豪初未遇,但觉吾道非。

纷纷当涂子,权势众所归。

两生困蓬藋,屠贩建旌麾。

斯事自古然,今人安足悲。

关于诗人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