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方孝孺
每怀樗散郑司户,喜看?梓作孙枝。气清似得江山助,才异休令匠石疑。
万事悠悠白发生,强颜阅尽静中声。效忠无计归无路,深愧渊明与孔明。
丹诏旌门巳拜嘉,千年盛典实堪誇。史臣何用春秋笔,天子亲书孝义门。
黍肉屡来馈,寸心殊自怜。伤廉增我过,尚德贵君贤。
握臂知身瘦,捐书待病痊。每怀徐孺子,衰世道能全。
急雨张灯夜,匡床伏枕时。食贫宜客少,身病愿春迟。
道岂斯文著,才非圣世遗。用心耕凿外,荣辱竟何施。
到处清泉可洗心,禅机一指用功深。任教东住复西住,不改乡音与梵音。
见客喜为青眼顾,能诗懒效白头吟。近来识面峨眉上,萝月松云得共寻。
贤王思贱士,欲为制颓龄。药授还丹秘,功存本草经。
驻颜嗤镊白,阅岁比冬青。倘遂飞升去,长依传说星。
出郭凉风入抱清,乱山遮马似相迎。宁知待召登瀛客,忽作看云听水行。
雄文不见林公辅,病眼荒荒何处开。
将相亦输天上乐,多情莫向世间来。
百念蹉跎总未成,世途深恐误平生。中宵拥被依墙坐,默数邻鸡报五更。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