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故宋太祖十二世孙孟坚所赋宝鼎见乐章贺其叔母太恭人淳祐八年戊申岁上元日寿旦也其词用官绫书之

元代· 刘崧

王孙自昔擅词华,仁族敦亲出内家。惆怅百年遗墨在,吴绫犹似敕绫花。

陪萧谌欧阳铭陈宜邹吉泰诸君子晚宴兴福寺汎舟夜归三德院明日分韵得口字

元代· 刘崧

时危昧经济,适兴在林薮。屏居甘事农,远顾欣得友。

初翱珠树林,暮景飒高柳。复憩金塔园,清宵坐行酒。

萧萧风露集,莽莽波澜走。轻舟乱寒星,夜下秋江口。

抚时增叹息,延论恣击剖。披烟入林扉,列烛光照牖。

感激欢会难,闻钟坐逾久。

颜明德自全椒避乱归安成道过瑞阳赋别

元代· 刘崧

凤山山头日欲暮,北望风尘暗行路。喜君近向全椒来,别我将返青原去。

仓皇面目带风日,颠倒衣裳杂霜露。投身幸从异境脱,执手且慰同乡聚。

比闻冲斥剧豺虎,汝颍徵兵急救捕。繻符严诘千里道,戈甲纷填九江戍。

主人念客苦留别,立马不发空愁顾。归心早逐匡山云,愁思空迷锦江树。

驱车南出清江曲,三日风帆快驰溯。远游无方古所戒,菽水怡亲窃终慕。

我贫未归不得意,感子于我今相遇。未能呼酒一浇涤,秖以软语相温煦。

空山落叶慎行李,极浦苍葭但烟雾。残年旧隐如可寻,思君更咏閒居赋。

去秋承王希颜自赣归舟经白沙祠有诗相忆比会延真约以卜邻江上兹春寻往闻又复西上矣赋诗一首奉寄并答往怀

元代· 刘崧

承闻初出赣滩时,千里风波有所思。卜宅重寻流水坂,舣舟还访白沙祠。

鹿门隐去柴车在,秦谷归来木镵随。海内故人零落尽,白头相见不胜悲。

望雷阳城

元代· 刘崧

四原如席万山穷,南望雷阳杳渺中。风捲草沙鸣淅沥,日衔川雾转曈昽。

山场云逐盐烟起,野港潮随蜃雨通。不尽登临怀古意,喜闻遗庙有旌忠。

和答陈宜山居寄示四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石门细草落松花,磊磊圆峰削翠瓜。夜久风泉听不尽,独看明月咽流霞。

寄赠印山黄巡检进贤

元代· 刘崧

茫茫江海暗烟涛,公子临边事武韬。野砦入云山似印,悬岩飞雨石如刀。

马头猎罢秋风起,剑底诗成夜月高。寂寞林居最相忆,尘埃凉满旧绨袍。

怀王子启寓赣在兵围中已兼月矣 其二

元代· 刘崧

行李今何在,兵围飒暮秋。定依故人住,谁慰老亲忧。

远道乖鱼素,孤城抗虎头。伤心对明月,莫谩赋鄜州。

谒靖安昭灵庙赋柬袁茂才

元代· 刘崧

昭灵古祠蔚森爽,祠下流波日奔荡。
啼鸦枯柳当两楹,落日青峰照银榜。
秭归西阻蜀江口,云盖风舆自来往。
常时酾酒击鸣鼓,辄有灵风动虚幌。
楚王宫殿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漭。
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
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
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
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
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忠魂滞榛莽。
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
捍灾御患先故国,愤义终能肃群仰。
湘南屯戍苦未休,长啸因之起悲怆。

昭君祠

元代· 刘崧

承诏辞金阙,衔悲入塞城。可怜沙上月,浑似汉宫明。

己亥三月歌

元代· 刘崧

己亥三月尾,大麦小麦黄欲起。风从北来雨不止,野雀漫天水漫地。

高田雀飞可网罗,低田水来将奈何。

凶年民有弃子于江者诗以寄哀

元代· 刘崧

骨肉岂不亲,无食难为恩。抱子弃水中,哭声吐复吞。

母饥骨髓枯,儿饥眼眶出。终然两存难,何以共忧恤。

岁月不相贷,恩爱从此分。我死尚可忍,儿啼那复闻。

儿啼那复闻,江水流浩浩。不忍回视之,衔悲入秋草。

关于诗人

刘崧(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