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逢老叟行

元代· 刘崧

道逢老叟行且泣,背项罹伤血沾腋。全家骨肉散风烟,眼暗肠枯少筋力。

自言生长太平多,州县不到无徵科。老去常促邻里会,醉来还唱古时歌。

粤从东南兵乱起,乡井流离经一纪。不似今年乱较长,九十日来窜荆杞。

赣兵自沮北军强,大船如山攒白樯。水南东岸十馀里,列开七府屯兵场。

七府兵来掳生口,一旗入山万夫走。跳溪越堑剧猿猱,猎草搜林到鸡狗。

最后招安尤可怜,中道要夺何纷然。攘牵牛羊掠囊襆,杀戮老丑俘少年。

我从出山被抄掳,一室俄分两三部。大男山中草缚行,幼女城边马驮去。

孙男呼母妇哭夫,风惊雨散何须臾。分飞忽作异枝鸟,离逝还同别水鱼。

男健胜犊女如玉,全换新衣与装束。湖南转卖得金多,主人无金不能赎。

近闻州尹收遗民,毒疠死者无晡晨。独行三日迷所向,不见当时乡里人。

茫茫荒草江南路,归已无家死无所。山背时时夜捉人,城中又报新招户。

须归

元代· 刘崧

腊月四日寒气骄,江风飒飒雨潇潇。行人苦病须归去,故友多情莫见邀。

直愁故里泥没马,兼恐禾溪雪断桥。况复柴门喧稚子,梅花落尽柳抽条。

奉酬夏仲寅秋日枉顾见贻之作

元代· 刘崧

早岁去城市,思为山泽游。茫茫宇宙间,俯视若云浮。

飘摇风尘际,敛迹此林丘。古道日榛芜,怅然念东周。

鸣鸟乃不闻,禾黍飒以秋。登高渺四望,谁为千载忧。

客有从东来,盛年著芳猷。入林践枉顾,维舟成羁留。

贻我丽藻篇,释我心烦愁。名谊良可尚,荣华安足求。

江湖有箕颍,企子承光休。

令公岩送钟庭亨归兴国

元代· 刘崧

令公读书处,归去又残冬。潭冷鱼依石,岩深鹤护松。

穿云穷望眼,踏雪记行踪。明日平川道,相思隔万峰。

悼严焕

元代· 刘崧

旧宅已芜没,城乌终夕啼。新坟亦宿土,秋草还萋萋。

谁为荓螫蜂,永痛触网?。老母抱弱孙,投迹向山溪。

新愁不可道,往事焉得追。故交半零落,梦寐增惨悽。

对酒忆同醉,检书看故题。茫茫风中尘,汨汨山下泥。

维南三顾在,谁与重登跻。

夏月游殊山寺登圆通阁和子彦弟开字韵

元代· 刘崧

窣堵嵬峨宝阁开,碧莲平涌紫金台。散花天女云间下,飞锡真僧海上来。

雾捲长塘天一镜,雨浮西嶂翠千堆。白头幸逐閒居乐,犹拟栖禅日往回。

题张京尹所献嘉瓜图歌

元代· 刘崧

南京五年夏六月,京尹献瓜状殊绝。骈瓞双承雕玉槃,连包并进黄金阙。

尹言产自句容县,野老田夫骇初见。一叶连蜷引浑沦,两壶磊砢连葱茜。

是日君王御武楼,徵问吏牒趋公侯。星联翠影落丹扆,日射神光浮冕旒。

敕令捧至乾清殿,永拟先尝须庙荐。词臣上颂美真奇,画史图形著蕃衍。

盛哉圣恩浩如天,民勤物阜宜丰年。小臣作诗纪嘉应,愿继大雅歌绵绵。

寄赠张隐君

元代· 刘崧

仙人身著紫绮裘,昨者来自南陵州。南陵之山高百尺,中有叠嶂之危楼。

烟光涌翠当碧落,石瀑飞嶂鸣清秋。庾公谢朓招不起,至今山水令人愁。

飘然戏笙鹤,南过三湘去。落日下洞庭,长歌揽巫楚。

楚王台榭杳霭间,青鸟飞去何时还。三十六天朱陵洞,七十二峰南岳山。

娟娟绿萝裳,袅袅临流女。倏忽如飘风,白波愁日暮。

重华之琴不复鼓,灵瑟年年泣秋雨。仙人自是留侯徒,口诵黄石相传书。

左按钧天之广乐,右接奇肱之飞车。鱼龙掀舞明月下,坐使千古成须臾。

我思仙人碧云里,再拜扬言惭仰视。瑶草春香石洞霞,白榆夜浸天河水。

天河水流无尽时,织女秋鬓应成丝。若过扶桑定相待,我欲乘槎浮东海。

萧子所国录山斋书所见

元代· 刘崧

野水生蝌蚪,沉浮自可怜。误疑浑墨汁,点点散尖圆。

闻刘友文病起二首 其二

元代· 刘崧

俗李粗桃故近人,也应无处避埃尘。春风看尽亭前水,惟有鸥凫不厌频。

题胡耽桥

元代· 刘崧

云压波沉影独摇,胡耽河上看新桥。鹊毛隐约填星汉,鼍骨参差驾海潮。

二水合流冰渐释,四山环立雾全消。十年京国怀疏放,犹得行歌逐野樵。

会亭山歌为安成周孝廉赋

元代· 刘崧

吾闻会亭之山高插天,上有千章森郁之乔林,下有百顷云雾之芝田。

伊谁筑室青山前,云是周氏有子孝且贤。十年乱定还乡土,奉母安居仍守墓。

池鱼供馔冬笋白,把酒升堂更欢舞。时登半山亭,却望山上坟。

手攀坟树抚驯鹿,泪洒深谷不断之飞云。我愿种桃绕其室,瑶池花开照云日,此母应能食其实。

由来和气兆物先,水生连理山出泉。会亭有石良可镌,母慈子孝俱千年。

关于诗人

刘崧(1321—1381)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