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咏史 其四十七 涌月亭

金朝· 李俊民

徘徊亭上晚相宜,月与高人本有期。不比寻常三五夜,十分圆后是来时。

满江红 和张文玘二首 其一

金朝· 李俊民

宿酒才醒,听唤起、一声春晓。无限恨、满城风絮,一川烟草。年少抛人容易去,万红千紫都开了。试但教、头上插花枝,花应笑。狂言在,人绝倒。狂药尽,愁难扫。待丁宁属付,再来青鸟。团扇不堪题往事,断弦惟恨知音少。但时时、频把镜来看,人将老。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 其九十二 归

金朝· 李俊民

世路虽多梗,吾生岂系匏。西风倦飞翼,乐在一枝巢。

毛晋卿肖山堂

金朝· 李俊民

悠然林下客,世事颇能料。闲中意自适,身外名肯钓。

卜居山之阳,初为识者笑。势将陵岱华,气欲吞嵩少。

方寻愿谷归,稍近孙台啸。微茫数烟岫,巉绝对云峤。

为我增双明,未必在远眺。始虽如直友,久乃得心照。

恐随有力去,或被移文诮。己见成膏肓,百计莫可疗。

一时烟霞语,慎勿骇廊庙。咄哉肖山堂,所以警不肖。

襄阳咏史 其二十六 武安君庙

金朝· 李俊民

归去咸阳是老头,如何此地肯重游。分明祀典无交涉,只合英灵在杜邮。

清平乐 锦堂寿

金朝· 李俊民

青云得路,休叹功名误。好在辋川堪画处。闻早抽身归去。任他千丈风波。光阴酒消磨。识破落花浮世,笑看金狄摩挲。

答史正之

金朝· 李俊民

草堂深处百无妨,却为高岑对属忙。啼鸟送春归阆苑,妖星乱世局文场。

闲花空怨绿衣使,煮酒不随青杏香。见说曲生风味少,尚堪留与老饕尝。

和李唐杰韵 其二

金朝· 李俊民

邮筒寄后忆诗人,落落英才迥出群。试问槐花忙几举,可怜桂子落谁坟。

浮沈且与陪中立,喜愠何尝见子文。倾破葵心望天表,龙庭不日会风云。

谒金门 其十一 忆梅

金朝· 李俊民

多少恨。不见旧时风韵。浪蕊浮花都懒问。江头春有信。夸甚寿阳妆镜。说甚扬州诗兴。云破月来堪弄影。世间无此景。

洞仙歌 中秋

金朝· 李俊民

秋光海底,涌出银盘烂。只怕微云淡河汉。料?娥应笑,醉舞仙人,今夜里、空凭尊前撩乱。寻常三五夜,也有团圆,争柰人心未能满。记当初破镜,飞上天时,双照影,留得人间一半。待仗他、玉斧再修成,问明月明年,共谁同看。

清平乐 壬申岁六月十四日

金朝· 李俊民

满斟绿醑,劝我千金寿。不住光阴催老丑。三十七年回首。镜中白发无多。缺壶安用歌。有志封侯万里,列仙不奈?何。

关于诗人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