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 李俊民
天运端能卧可收,江山形势数荆州。当时若听韩嵩策,那得曹瞒享士牛。
丧乱来来少睡眠。□□□榻又留连。那堪又下潇潇雨,可奈无秋薄薄田。
□□□,□残年。眼前戈戟尚森然。得他真个风云手,不信人间有漏天。
一番雨过绿生肥,正是桃花欲浪时。掠地风来吹不皱,细看面面尽玻璃。
阴壑鸣松籁,空岩响石泉。此声并此意,谁得寄徽弦。
岁岁无如老去何,东城南陌强经过。
不知谁唱归春曲,断得人肠不在多。
一饮遇伶妇,一饭值丘嫂。徒教乞米僧,时时送卢老。
细看花是雨,将见麦宜秋。度腊无三白,梁园谁与游。
渊底睡龙徒有颔,沙中老蚌恐无胎。疾雷惊裂苍苔地,迸出鲛人泪颗来。
多少中原逐鹿人,独凭片舌下齐城。淮阴不喜书生事,能免他年猎犬烹。
何处山泉味最佳,从来独说有金沙。楚人遍地宜城酒,莫著淄渑诳易牙。
一朝衣锦归来,高门不负于公望。恍然如旧,黄流万里,太行千丈。只比当时,添些气势,减些风浪。记采薇戍罢,分茅议定,凯歌动,声悲壮。元自山西出将。却从他、山东入相。兜鍪须待,貂蝉换了,凌烟画像。且把功名,暂都分付,浅斟低唱。但年年看取,三台长在,老人头上。
客路风霜颇倦游,出门又是一番愁。行人立马无情甚,扶上征鞍不自由。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