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华湍流高树图

金朝· 元好问

小景风流恰入时,留题纸尾竟何辞。不因脱兔投林了,何处而今更有诗。

朝中措·时情天意枉论量

金朝· 元好问

时情天意枉论量。乐事苦相忘。白酒家家新酿,黄花日日重阳。城高望远,烟浓草澹,一片秋光。故国江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

阮郎归·谩郎活计拙於鸠

金朝· 元好问

谩郎活计拙於鸠。闲中又过秋。枕书眠了却登楼。贫来颇自由。书咄咄,赋休休。西窗晚更幽。诗家贫杀也风流。家人不用愁。

仆射陂醉归即事

金朝· 元好问

多生曾得江湖乐,每见陂塘觉眼明。诗酒共寻前日约,风阴新自夜来晴。

春波澹澹沙鸟没,野色荒荒烟树平。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

续小娘歌十首 其九

金朝· 元好问

饥乌坐守草间人,青布犹存旧领巾。六月南风一万里,若为白骨便成尘。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金朝·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
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侯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
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论诗三首 其三

金朝· 元好问

晕碧裁红点缀匀,一回拈出一回新。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沁园春 除夕二首

金朝· 元好问

腐朽神奇,梦幻吞侵,朝昏变迁。怅残灯旧岁,鸡声竞早,春风归兴,雁影相先。南渡崩奔,东屯留滞,世事悠悠白发边。虚名误,遍人间浪走,恰到求田。青红花柳争妍。意醉眼、天公也放颠。更云雷怒卷,颓波一注,冰霜冷看,老桧千年。园令家居,陶潜官罢,无酒令人意缺然。从教去,付青山枕上,明月尊前。

老树

金朝· 元好问

老树高留叶,寒藤细作花。沙平时泊雁,野迥已攒鸦。

旋食秋看尽,行吟日又斜。干戈正飘忽,不用苦思家。

游天坛杂诗十三首(选一)

金朝· 元好问

湍声汹汹落悬崖,见说蛟龙擘石开;
安得天瓢一翻倒,蹑云平下看风雷。

李长源

金朝· 元好问

冀都事死东州祸,李翰林亡陕府兵。方为骚人笺楚些,更禁书客堕秦坑。

石苞本不容孙楚,黄祖安能贷祢衡!同甲四人三横霣,此身虽在亦堪惊。

浪淘沙令

金朝· 元好问

云外凤凰箫。天上星桥。相思魂断欲谁招。瘦杀三山亭畔柳,不似宫腰。

长日篆烟消。睡过花朝。红蔷薇架碧芭蕉。雌蝶雄蜂天不管,各自无聊。

关于诗人

元好问,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