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赵嘏
良人征绝域,一去不言还。
百战攻胡虏,三冬阻玉关。
萧萧边马思,猎猎戍旗闲。
独把千重恨,连年未解颜。
炀帝都城春水边,笙歌夜上木兰船。
三千宫女自涂地,十万人家如洞天。
艳艳花枝官舍晚,重重云影寺墙连。
少年作尉须兢慎,莫向楼前坠马鞭。
当年谁不羡,分作窦家妻。
锦字行行苦,罗帷日日啼。
岂知登陇远,只恨下机迷。
直候阳关使,殷勤寄海西。
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
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玉颜恒自敛,羞出镜台前。
早惑阳城客,今悲华锦筵。
从军人更远,投喜鹊空传。
夫婿交河北,迢迢路几千。
巧绣双飞凤,朝朝伴下帷。
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欲卷思君处,将啼裛泪时。
何年征戍客,传语报佳期。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