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崔中丞使君论李侍御萼登烂柯山宿石桥寺效小谢体

唐代· 皎然

常爱谢公郡,幽期愿相从。果回青骢臆,共蹑玄仙踪。
灵境若仿佛,烂柯思再逢。飞梁丹霞接,古局苍苔封。
往想冥昧理,谁亲冰雪容。蕙楼耸空界,莲宇开中峰。
昔化冲虚鹤,今藏护法龙。云窥香树沓,月见色天重。
永夜寄岑寂,清言涤心胸。盛游千年后,书在岩中松。

赋得吴王送女潮歌,送李判官之河中府

唐代· 皎然

见说吴王送女时,行宫直到荆溪口。溪上千年送女潮,
为感吴王至今有。乃知昔人由志诚,流水无情翻有情。
平波忽起二三尺,此上疑与神仙宅。今人犹望荆之湄,
长令望者增所思。吴王已殁女不返,潮水无情那有期。
溪草何草号帝女,溪竹何竹号湘妃。灵涛旦暮自堪伤,
的烁婵娟又争发。客归千里自兹始,览古高歌感行子。
不知别后相见期,君意何如此潮水。

同袁高使君送李判官使回

唐代· 皎然

庾公欢此别,路远意犹赊。为出塘边柳,荣归府中花。
驰阳照古堞,遥思凝寒笳。延步下前渚,溯觞流浅沙。
湖光引行色,轻舸傍残霞。

苕溪草堂自大历三年夏新营洎秋及春…四十三韵

唐代· 皎然

万虑皆可遗,爱山情不易。自从东溪住,始与人群隔。
应物非宿心,遗身是吾策。先民崆峒子,沦景事金液。
绮里犹近名,於陵未泯迹。吾师逆流教,禅隐殊古昔。
洗足临潺湲,销声寄松柏。缃荷采堪服,柔草持可席。
道心制野猿,法语授幽客。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
原上无情花,山中听经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
却见羁世人,远高摩霄翮。达贤观此意,烦想遂冰蘖。
伊予战苦胜,览境情不溺。智以动念昏,功由无心积。
形骸尔何有,生死谁所戚。为与胜悟冥,不忧颓龄迫。
春风自骀荡,禅地常阒寂。掷札成柳枝,溉瓶养泉脉。
道人知止足,盥漱聊自适。学外见古贤,颇令我心惕。
眇绵云官世,梦幻羽陵籍。鬼箓徒相矜,九原谁家宅。
俗情封浅近,至理昧尧跖。蹈善嗟沈冥,履仁伤堙厄。
匠心圣亦尤,攻异天见责。试以慧眼观,斯言谅可觌。
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废耳目,形静神不役。
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
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故交徒好我,筐中无咫尺。
潘生入空门,祖师传秘赜。汤子自天德,精诣功不僻。
放世与成名,两图在所择。吾高鸱夷子,身退无瑕摘。
吾嘉鲁仲连,功成弃珪璧。二贤兼彼才,晚节何感激。
不然作山计,改服我下泽。君隳元亮冠,我脱潜师屐。
倚卧高松根,共逃金闺籍。

劳劳山

唐代· 皎然

山事繇来别,只应中老身。寒园扫绽栗,秋浪拾乾薪。

领鹤闲书竹,誇云笑向人。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禅思

唐代· 皎然

真我性无主,谁为尘识昏。奈何求其本,若拔大木根。
妄以一念动,势如千波翻。伤哉子桑扈,虫臂徒虚言。
神威兴外论,宗邪生异源。空何妨色在,妙岂废身存。
寂灭本非寂,喧哗曾未喧。嗟嗟世上禅,不共智者论。

奉酬袁使君高春游鶺鴒峰兰若见怀

唐代· 皎然

鶺鴒中峰近,高奇古人遗。常欲乞此地,养松挂藤丝。
昨闻双旌出,一川花满时。恨无翔云步,远赴关山期。
跻险与谁赏,折芳应自怡。遥知忘归趣,喜得春景迟。
已见郢人唱,新题石门诗。

送清会上人游京

唐代· 皎然

佳游限衰疾,一笑向西风。思见青门外,曾临素浐东。
峰明云际寺,日出露寒宫。行道禅长在,香尘不染空。

寒食日同陆处士行报德寺,宿解公房

唐代· 皎然

古寺章陵下,潜公住几年。安心生软草,灌顶引春泉。
寂寂传灯地,寥寥禁火天。世间多暗室,白日为谁悬。

九日陪颜使君真卿登水楼

唐代· 皎然

重阳荆楚尚,高会此难陪。偶见登龙客,同游戏马台。
风文向水叠,云态拥歌回。持菊烦相问,扪襟愧不才。

宿支硎寺上房

唐代· 皎然

上方精舍远,共宿白云端。寂寞千峰夜,萧条万木寒。
山光霜下见,松色月中看。却与西林别,归心即欲阑。

送清励上人游福建

唐代· 皎然

禅子自矜禅性成,将来拟照建溪清。
南看闽树花不落,更取何缘了妄情。
关于诗人

皎然,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