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岘山愿公三首

唐代· 齐己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叹,生知便寂寥。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江上夏日

唐代· 齐己

无处清阴似剡溪,火云奇崛倚空齐。千山冷叠湖光外,
一扇凉摇楚色西。碧树影疏风易断,绿芜平远日难低。
故园旧寺临湘水,斑竹烟深越鸟啼。

新栽松

唐代· 齐己

野僧教种法,苒苒出蓬蒿。百岁催人老,千年待尔高。
静宜兼竹石,幽合近猿猱。他日成阴后,秋风吹海涛。

默坐

唐代· 齐己

灯引飞蛾拂焰迷,露淋栖鹤压枝低。
冥心坐满蒲团稳,梦到天台过剡溪。

欲游龙山鹿苑有作

唐代· 齐己

龙山门不远,鹿苑路非遥。合逐闲身去,何须待客招。
年华残两鬓,筋骨倦长宵。闻说峰前寺,新修白石桥。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

唐代· 齐己

莫问疏人事,王侯已任伊。不妨随野性,还似在山时。
静入无声乐,狂抛正律诗。自为仍自爱,清净里寻思。
莫问伊嵇懒,流年已付他。话通时事少,诗着野题多。
梦外春桃李,心中旧薜萝。浮生此不悟,剃发竟如何。
莫问休行脚,南方已遍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谁同论此理,杜口少知音。
莫问孱愚格,天应只与闲。合居长树下,那称众人间。
迹绝为真隐,机忘是大还。终当学支遁,买取个青山。
莫问无求意,浮云喻可知。满盈如不戒,倚伏更何疑。
乐矣贤颜子,穷乎圣仲尼。已过知命岁,休把运行推。
莫问闲行趣,春风野水涯。千门无谢女,两岸有杨花。
好鹤曾为客,真龙或作蛇。踌蹰自回首,日脚背楼斜。
莫问真消息,中心只自知。清风含笑咏,明月混希夷。
坏衲凉天拥,玄文静夜披。善哉温伯子,言望至公知。
莫问休持钵,从贫乞已疏。侯门叨月俸,斋食剩年储。
簪履三千外,形骸六十馀。旧峰呵练若,松径接匡庐。
莫问依刘迹,金台又度秋。威仪非上客,谭笑愧诸侯。
礼许无拘检,诗推异辈流。东林未归得,摇落楚江头。
莫问无机性,甘名百钝人。一床铺冷落,长日卧精神。
分已疏知旧,诗还得意新。多才碧云客,时或此相亲。
莫问关门意,从来寡往还。道应归淡泊,身合在空闲。
四面苔围绿,孤窗雨洒斑。梦寻何处去,秋色水边山。
莫问□□□,□□逐性情。人间高此道,禅外剩他名。
夏□松边坐,秋光水畔行。更无时忌讳,容易得题成。
莫问多山兴,晴楼独凭时。六年沧海寺,一别白莲池。
句早逢名匠,禅曾见祖师。冥搜与真性,清外认扬眉。
莫问衰残质,流光速可悲。寸心修未了,长命欲何为。
坐卧身多倦,经行骨渐疲。分明说此苦,珍重竺乾师。
莫问野腾腾,劳形已不能。殷勤无上士,珍重有名僧。
坐觉心心默,行思步步冰。终归石房里,一点夜深灯。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柏

唐代· 齐己

病起见庭柏,青青我不任。力扶干瘦骨,勉对岁寒心。
韵谢疏篁合,根容片石侵。衰残想长寿,时倚就闲吟。

寄西山郑谷神

唐代· 齐己

西望郑先生,焚修在杳冥。几番松骨朽,未换鬓根青。
石阙凉调瑟,秋坛夜拜星。俗人应抚掌,闲处诵黄庭。

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

唐代· 齐己

湖光摇翠木,灵洞叠云深。五月经行处,千秋桧柏阴。
山形临北渚,僧格继东林。莫惜相招信,余心是此心。

寄玉泉实仁上人

唐代· 齐己

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敢望护法将军记,
且喜焚香弟子知。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

秋夕言怀寄所知

唐代· 齐己

休问蒙庄材不材,孤灯影共傍寒灰。忘筌话道心甘死,
候体论诗口懒开。窗外风涛连建业,梦中云水忆天台。
相疏却是相知分,谁讶经年一度来。

寄岘山愿公三首 其一

唐代· 齐己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