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盩厔耿少府湋见寄

唐代· 戴叔伦

方丈萧萧落叶中,暮天深巷起悲风。流年不尽人自老,
外事无端心已空。家近小山当海畔,身留环卫荫墙东。
遥闻相访频逢雪,一醉寒宵谁与同。

昭君词

唐代· 戴叔伦

汉宫若远近,路在寒沙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夜坐

唐代· 戴叔伦

夜静河汉高,独坐庭前月。忽起故园思,动作经年别。

早行寄朱山人放

唐代· 戴叔伦

山晓旅人去,天高秋气悲。明河川上没,芳草露中衰。
此别又千里,少年能几时。心知剡溪路,聊且寄前期。

相和歌辞。昭君词

唐代· 戴叔伦

汉宫若远近,路在沙塞上。到死不得归,何人共南望。

闺怨

唐代· 戴叔伦

看花无语泪如倾,多少春风怨别情。
不识玉门关外路,梦中昨夜到边城。

新年第二夜荅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唐代· 戴叔伦

阳春已三日,会友闻昨夜。可爱剡溪僧,独寻陶景舍。

口号

唐代· 戴叔伦

白发千茎雪,寒窗懒著书。最怜吟苜蓿,不及向桑榆。
关于诗人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