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荆州重赴岭南

唐代· 宋之问

梦泽三秋日,苍梧一片云。还将鹓鹭羽,重入鹧鸪群。

送田道士使蜀投龙

唐代· 宋之问

风驭忽泠然,云台路几千。蜀门峰势断,巴字水形连。
人隔壶中地,龙游洞里天。赠言回驭日,图画彼山川。

题九州院双鹤

唐代· 宋之问

君门九重闭,中有天泉池。可怜双白鹤,飞下碧松枝。

吹楼多清管,鸣舞共差池。常欲万里去,怀恩终在斯。

答田征君

唐代· 宋之问

山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

唐代· 宋之问

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霜戈凝晓日,云管发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泛镜湖南溪

唐代· 宋之问

乘兴入幽栖,舟行日向低。岩花候冬发,谷鸟作春啼。
沓嶂开天小,丛篁夹路迷。犹闻可怜处,更在若邪溪。

别之望后独宿蓝田山庄

唐代· 宋之问

鶺鴒有旧曲,调苦不成歌。自叹兄弟少,常嗟离别多。
尔寻北京路,予卧南山阿。泉晚更幽咽,云秋尚嵯峨。
药栏听蝉噪,书幌见禽过。愁至愿甘寝,其如乡梦何。

则天皇后挽歌

唐代· 宋之问

象物行周礼,衣冠集汉都。谁怜事虞舜,下里泣苍梧。

范阳王挽词二首

唐代· 宋之问

贤相称邦杰,清流举代推。公才掩诸夏,文体变当时。
宾吊翻成鹤,人亡惜喻龟。洛阳今纸贵,犹写太冲词。
赠秩徽章洽,求书秘草成。客随朝露尽,人逐夜舟惊。
蒿里衣冠送,松门印绶迎。谁知杨伯起,今日重哀荣。

宿云门寺

唐代· 宋之问

云门若邪里,泛鹢路才通。夤缘绿筱岸,遂得青莲宫。
天香众壑满,夜梵前山空。漾漾潭际月,飗飗杉上风。
兹焉多嘉遁,数子今莫同。凤归慨处士,鹿化闻仙公。
樵路郑州北,举井阿岩东。永夜岂云寐,曙华忽葱茏。
谷鸟啭尚涩,源桃惊未红。再来期春暮,当造林端穷。
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

缑山诗

唐代· 宋之问

缑山连嵩岑,近带洛阳陌。洛京游宦子,不知虚直宅。

北入养龙溪,势如夏云积。褰涉穷水府,跻攀倚霞壁。

柽栝穿虹?,萝茑曳金碧。崟嵚天盖小,路转石门窄。

还顾杳亏蔽,前瞻浩攒?。态繁赏屡移,形变魂方惕。

洞隐息心士,源潜度世客。渔樵或迷途,志刻述往迹。

安仁寔载诞,子晋曾所历。王元拜隐侯,吾祖挹仙伯。

永兴白华感,久列丹台籍。弊庐对石堂,虚坐留玉舄。

洎余爱羽化,洗心向禅寂。志结颜始红,岁阑发已白。

愧无兼济美,独营弱丧魄。归来缉衰暮,敦本事膏液。

始愿期傥从,挥手弄烟策。

端州别袁侍郎

唐代· 宋之问

合浦途未极,端溪行暂临。泪来空泣脸,愁至不知心。
客醉山月静,猿啼江树深。明朝共分手,之子爱千金。
关于诗人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