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长乐水馆送赵十五滂不及

唐代· 李商隐

碧云东去雨云西,苑路高高驿路低。
秋水绿芜终尽分,夫君太骋锦障泥。

四皓庙

唐代· 李商隐

羽翼殊勋弃若遗,皇天有运我无时。
庙前便接山门路,不长青松长紫芝。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

唐代· 李商隐

路绕函关东复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天池辽阔谁相待,日日虚乘九万风。

游灵伽寺(以下见《统签》)

唐代· 李商隐

碧烟秋寺泛湖来,水打城根古堞摧。
尽日伤心人不见,石榴花满旧琴台。

评事翁寄赐饧粥走笔为答

唐代· 李商隐

粥香饧白杏花天,省对流莺坐绮筵。今日寄来春已老,凤楼迢递忆鞦韆。

和郑愚赠汝阳王孙家筝妓二十韵

唐代· 李商隐

冰雾怨何穷,秦丝娇未已。寒空烟霞高,白日一万里。
碧嶂愁不行,浓翠遥相倚。茜袖捧琼姿,皎日丹霞起。
孤猿耿幽寂,西风吹白芷。回首苍梧深,女萝闭山鬼。
荒郊白鳞断,别浦晴霞委。长彴压河心,白道连地尾。
秦人昔富家,绿窗闻妙旨。鸿惊雁背飞,象床殊故里。
因令五十丝,中道分宫徵。斗粟配新声,娣侄徒纤指。
风流大堤上,怅望白门里。蠹粉实雌弦,灯光冷如水。
羌管促蛮柱,从醉吴宫耳。满内不扫眉,君王对西子。
初花惨朝露,冷臂凄愁髓。一曲送连钱,远别长于死。
玉砌衔红兰,妆窗结碧绮。九门十二关,清晨禁桃李。

饯席重送从叔余之梓州

唐代· 李商隐

莫叹万重山,君还我未还。武关犹怅望,何况百牢关。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知玄法师弟子僧彻)

唐代· 李商隐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彭城公薨后赠杜二十七胜李十七潘二君…安平公门下

唐代· 李商隐

梁山兖水约从公,两地参差一旦空。
谢墅庾村相吊后,自今岐路各西东。

药转

唐代· 李商隐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四皓庙

唐代· 李商隐

本为留侯慕赤松,汉庭方识紫芝翁。
萧何只解追韩信,岂得虚当第一功。

和韩录事送宫人入道

唐代· 李商隐

星使追还不自由,双童捧上绿琼輈.九枝灯下朝金殿,
三素云中侍玉楼。凤女颠狂成久别,月娥孀独好同游。
当时若爱韩公子,埋骨成灰恨未休。
关于诗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