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柳

唐代·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效长吉

唐代· 李商隐

长长汉殿眉,窄窄楚宫衣。镜好鸾空舞,帘疏燕误飞。
君王不可问,昨夜约黄归。

谢往桂林至彤庭窃咏

唐代· 李商隐

辰象森罗正,句陈翊卫宽。鱼龙排百戏,剑佩俨千官。
城禁将开晚,宫深欲曙难。月轮移枍诣,仙路下栏干。
共贺高禖应,将陈寿酒欢。金星压芒角,银汉转波澜。
王母来空阔,羲和上屈盘。凤凰传诏旨,獬廌冠朝端。
造化中台座,威风上将坛。甘泉犹望幸,早晚冠呼韩。

喜闻太原同院崔侍御台拜兼寄在台三二同年之什

唐代· 李商隐

鹏鱼何事遇屯同,云水升沉一会中。刘放未归鸡树老,
邹阳新去兔园空。寂寥我对先生柳,赫奕君乘御史骢。
若向南台见莺友,为传垂翅度春风。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萧浣)

唐代· 李商隐

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
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
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
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
有女悲初寡,无男泣过门。朝争屈原草,庙馁莫敖魂。
迥阁伤神峻,长江极望翻。青云宁寄意,白骨始沾恩。
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园。登舟惭郭泰,解榻愧陈蕃。
分以忘年契,情犹锡类敦。公先真帝子,我系本王孙。
啸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秋吟小山桂,春醉后堂萱。
自叹离通籍,何尝忘叫阍。不成穿圹入,终拟上书论。
多士还鱼贯,云谁正骏奔。暂能诛倏忽,长与问乾坤。
蚁漏三泉路,螀啼百草根。始知同泰讲,徼福是虚言。

杨柳枝

唐代· 李商隐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江上忆严五广休(一本入集外诗)

唐代· 李商隐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逢著澄江不敢咏,镇西留与谢功曹。

韦蟾(一作寄怀韦蟾)

唐代· 李商隐

谢家离别正凄凉,少傅临岐赌佩囊。
却忆短亭回首处,夜来烟雨满池塘。

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唐代· 李商隐

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
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

唐代· 李商隐

九县怀雄武,三灵仰睿文。周王传叔父,汉后重神君。
玉律朝惊露,金茎夜切云。笳箫凄欲断,无复咏横汾。
玉塞惊宵柝,金桥罢举烽。始巢阿阁凤,旋驾鼎湖龙。
门咽通神鼓,楼凝警夜钟。小臣观吉从,犹误欲东封。
莫验昭华琯,虚传甲帐神。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桂寝青云断,松扉白露新。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九日

唐代· 李商隐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人问,
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
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陆发荆南始至商洛

唐代· 李商隐

昔去真无奈,今还岂自知。青辞木奴橘,紫见地仙芝。
四海秋风阔,千岩暮景迟。向来忧际会,犹有五湖期。
关于诗人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