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高適

唐代· 杜甫

楚隔乾坤远,难招病客魂。诗名惟我共,世事与谁论。
北阙更新主,南星落故园。定知相见日,烂漫倒芳尊。

宿青草湖(重湖,南青草,北洞庭)

唐代· 杜甫

洞庭犹在目,青草续为名。宿桨依农事,邮签报水程。
寒冰争倚薄,云月递微明。湖雁双双起,人来故北征。

自阆州领妻子却赴蜀州山行三首 其一

唐代· 杜甫

汨汨避群盗,悠悠经十年。不成向南国,复作游西川。

物役水虚照,魂伤山寂然。我生无倚著,尽室畏途边。

早起

唐代· 杜甫

春来常早起,幽事颇相关。帖石防隤岸,开林出远山。
一丘藏曲折,缓步有跻攀。童仆来城市,瓶中得酒还。

同元使君舂陵行

唐代· 杜甫

遭乱发尽白,转衰病相婴。沈绵盗贼际,狼狈江汉行。
叹时药力薄,为客羸瘵成。吾人诗家秀,博采世上名。
粲粲元道州,前圣畏后生。观乎舂陵作,欻见俊哲情。
复览贼退篇,结也实国桢。贾谊昔流恸,匡衡常引经。
道州忧黎庶,词气浩纵横。两章对秋月,一字偕华星。
致君唐虞际,纯朴忆大庭。何时降玺书,用尔为丹青。
狱讼永衰息,岂唯偃甲兵。凄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
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凉飙振南岳,之子宠若惊。
色阻金印大,兴含沧浪清。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
肺枯渴太甚,漂泊公孙城。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作诗呻吟内,墨澹字欹倾。感彼危苦词,庶几知者听。

放船

唐代· 杜甫

收帆下急水,卷幔逐回滩。江市戎戎暗,山云淰淰寒。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已泊城楼底,何曾夜色阑。

暮登四安寺钟楼寄裴十(迪)

唐代· 杜甫

暮倚高楼对雪峰,僧来不语自鸣钟。孤城返照红将敛,
近市浮烟翠且重。多病独愁常阒寂,故人相见未从容。
知君苦思缘诗瘦,大向交游万事慵。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

唐代· 杜甫

威弧不能弦,自尔无宁岁。川谷血横流,豺狼沸相噬。
天子从北来,长驱振凋敝。顿兵岐梁下,却跨沙漠裔。
二京陷未收,四极我得制。萧索汉水清,缅通淮湖税。
使者纷星散,王纲尚旒缀。南伯从事贤,君行立谈际。
生知七曜历,手画三军势。冰雪净聪明,雷霆走精锐。
幕府辍谏官,朝廷无此例。至尊方旰食,仗尔布嘉惠。
补阙暮征入,柱史晨征憩。正当艰难时,实藉长久计。
回风吹独树,白日照执袂。恸哭苍烟根,山门万重闭。
居人莽牢落,游子方迢递。裴回悲生离,局促老一世。
陶唐歌遗民,后汉更列帝。恨无匡复姿,聊欲从此逝。

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

唐代· 杜甫

北斗三更席,西江万里船。杖藜登水榭,挥翰宿春天。
白发烦多酒,明星惜此筵。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唐代· 杜甫

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
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
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奕叶班姑史,芬芳孟母邻。义方兼有训,词翰两如神。
委曲承颜体,鶱飞报主身。可怜忠与孝,双美画骐驎。

凤凰台

唐代· 杜甫

亭亭凤凰台,北对西康州。西伯今寂寞,凤声亦悠悠。
山峻路绝踪,石林气高浮。安得万丈梯,为君上上头。
恐有无母雏,饥寒日啾啾。我能剖心出,饮啄慰孤愁。
心以当竹实,炯然无外求。血以当醴泉,岂徒比清流。
所贵王者瑞,敢辞微命休。坐看彩翮长,举意八极周。
自天衔瑞图,飞下十二楼。图以奉至尊,凤以垂鸿猷。
再光中兴业,一洗苍生忧。深衷正为此,群盗何淹留。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

唐代· 杜甫

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老畏歌声断,愁随舞曲长。
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川路风烟接,俱宜下凤凰。
关于诗人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