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清明日兀坐用前韵

宋代· 陈文蔚

天理流行不用寻,鸢飞鱼跃自升沉。
细观自有昭然处,始信严师是此心。

希颜见寄二绝和韵

宋代· 陈文蔚

海棠带雨浅深红,共甜闲亭拂面风。
识得春光随处乐,鬓丝谁管已成翁。

和张元德奇昌甫末章见及之韵

宋代· 陈文蔚

江南目断短长亭,会面无由见德星。
所及交情无皂白,且欣师训炳丹青。
君将偃室春鸣瑟,我但莱衣日过庭。
多谢新诗相勉进,敢忘圭复识中扃。

黄子京见访值予未还留诗和韵以谢

宋代· 陈文蔚

自从别去竹林居,暇日寻诗每念渠。
疾读新编慰牢落,清风习习满襟裾。

和周次公韵送郑恭叔城南并简次公

宋代· 陈文蔚

春山曾记别匆匆,多少传言诗句中。
远目不穷天万里,几随西日送片鸿。

和赵守木犀

宋代· 陈文蔚

花开时节趁柔金,冷露繁霜未许侵。
况是天香无欲韵,一樽清赏有知音。

月夜观花

宋代· 陈文蔚

底事更深睡不感,惜花爱月两关情。
黑甜一枕虽云美,未省人间有此清。

舟次兰溪和欧阳国瑞韵

宋代· 陈文蔚

客子经行处,吴江万顷秋。
风烟晓浓淡,云树远稀稠。
缓去花相送,重来鸟劝留。
与郡无楚粤,一笑况同舟。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代· 陈文蔚

着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
清朝坐对升暘谷,万里云烟在古风。

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经德堂

宋代· 陈文蔚

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
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裘葛顺冬夏,饮食弃渴饥。
非有慕于外,夫妇皆与知。
岳渎气既分,民风日浇漓。
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
隐然善端著,不胜奸伪滋。
其至藉吾道,纷纷取世资。
阳尊若示公,阴叛实济私。
孟氏极雄辨,剖晰精毫釐。
言言七篇在,炳如日星垂。
千载嗟晦蚀,大义谁复提。
延陵有佳孙,好学谨操持。
传授有所自,源派分江西。
若为日用功,义利早辨之。
细读象山记,妙意良在兹。
愿言不为获,努力但耘耔。
堂前有松桂,年年长柯枝。
生意不自已,何心论报施。
请子对佳木,长哦经德诗。

送赵国开赴崇安丞

宋代· 陈文蔚

十载交游一日如,高情多谢不相疏。
分携幸不隔江海,得使常须访起居。
折柳正当三日暮,泛舟深约九秋馀。
相期暇日吟我外,只有公勤是荐书。

又和载酒过竹涧韵

宋代· 陈文蔚

名园一水绿潆洄,消得风流太守来。
把酒哦诗真不恶,此时怀抱十分开。
关于诗人

陈文蔚(约公元1210年前后在世)字才卿,上饶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泰初前后在世。师事朱熹。尝举进士。庆元中,(1198)馆于朱熹家,课其诸孙。又讲读铅山。端平二年,(1235)都省言其所作尚书类编,有益治道,诏补迪功郎。学者称克斋先生。文蔚著有克斋集十七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