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二

宋代· 吕陶

衡阳古胜郡,齐民颇淳质。富饶几维扬,朴静类高密。

易将诚心感,难以威势屈。水宿亦安枕,岩扉不施荜。

太平得良守,条教尽归一。人方乐简治,自为宜老佚。

穷通有定数,舒卷犹古帙。深思已诣理,达观岂言物。

屡尝登宾阶,每许脱朝绂。共谈海鹏志,不道塞马失。

金声发锵锵,宝肆容瑟瑟。遂回岷山眼,未委瘴江骨。

赓咏酬真乐,聊以歌化日。珷玞难重陈,黄玉似蒸栗。

答宇文公南

宋代· 吕陶

少年从君游,于今已头白。逡巡三十载,光景如昨日。

追怀当时事,感慨横胸臆。贤侯在泮水,多士凡数百。

探道先渊源,学文重气格。君常露华采,流品推第一。

西南有豪俊,自此贵名出。天池可直上,中减扶摇力。

不免逐鹪鹩,抢榆暂栖息。北窗换五斗,轻重固不敌。

况当念赤子,安忍负愧色。归来林下泉,屡把尘衣涤。

南溟徒尔慕,腐鼠莫我嚇。清樽及黄卷,两与圣贤觌。

伊予最不肖,厚幸蒙贲饰。归田尚无计,苟禄惟自责。

因循得瘖病,放荡成笑疾。持此答长谣,惭无双白璧。

和岩起负暄

宋代· 吕陶

凄风苦朝寒,爱日惜影短。翘首望馀照,曝背希一暖。

温如袭裘褐,美若悦刍豢。在阳颇舒畅,适性易饱满。

支颐殆忘形,缩手岂执版。却笑假春衣,无乃求之晚。

见云顶山

宋代· 吕陶

朝见云顶明,暮见云顶暗。阴见云顶浓,晴见云顶淡。

云顶乃一物,百态异舒惨。朝暮不相失,阴晴可先探。

于吾如有缘,静景供远瞰。搜求入风骚,刻琢费铅椠。

一语小如意,读之惟自颔。深惟出处途,两得亦谁敢。

云霄有达士,丰禄侈饮啖。终身落世网,尘垢渍衡紞。

虽逢物境胜,何暇纵游览。丘壑有幽人,俗绳不可缆。

茂林适情性,清泉涤肝胆。野饭止一盂,往往乏藜糁。

予生安拙计,万事耻浮滥。宦游若不乐,进退殊壈坎。

廪俸才数斛,忧责如舍担。饱食坐看山,閒心复何憾。

穆伯通谪官合阳居常郁郁忽见近报必有贤守善待故以诗贺之

宋代· 吕陶

浪如奔马叶舟轻,畏景炎炎尽室行。自处虽无迁客恨,相逢谁有故人情。

年来江上叹头白,日近樽前觉眼明。浣濯尘埃好吟啸,春风旦暮入巴城。

青蝇

宋代· 吕陶

去年十月青蝇藏,不见一点临盘觞。高堂小会颇清洁,肴有馀味酒有香。

今年四月青蝇出,竞逐腥膻誇羽翼。才能扰扰上樽俎,又欲营营污圭璧。

四月盛阳群物秀,十月积阴寒气候。天时于尔本无私,尔自知时能避就。

畏途荣悴如寒暄,流俗早夜趋贵权。一朝势去即消散,可与青蝇同日言。

按视麋枣堰次韵

宋代· 吕陶

郊原气象欲迎春,祠下乔林秀色匀。数里旧防能禦患,二江流水不迷津。

舆言此日蒙深利,惠政当时念远人。公意勤勤议增筑,又逢贤杰继芳尘。

和蒙轩

宋代· 吕陶

蒙轩高占山之垭,其上五顶皆生茶。仙崖云雾不复见,上峰紫笋今为嘉。

地宜物产种植广,疲民所恃如禾麻。朝晡衣食足生计,赋税力役供王家。

顷者憸人献榷议,百弊滋长多檗芽。川驰陆走穷岁月,泣血无告天之涯。

近从吾蜀远秦陜,生意凋落成咨嗟。天高听卑诏令下,欲使德泽沾荒遐。

使节西来善询度,刬削弊蠹除网罝。山翁野老尽欣悦,市井歌舞尤諠哗。

凭轩一望快远目,满山和气凝丹霞。圣君仁政贤臣布,信矣原隰生光华。

李大亮

宋代· 吕陶

游田未见说虞箴,佞语贪谋竞奉承。岂独怀中有佳鹞,更教大亮献名鹰。

答任师中

宋代· 吕陶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

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

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惟公见爱心,不逐时情替。

亲迂老匠笔,特枉长吟惠。良金岂雕刻,文锦自灿丽。

太羹充馁肠,灵药去昏翳。所得适所怀,拜赐敢不励。

诗骚久寂寞,俗士鲜缉缀。公常得之深,豪赡有规制。

顷闻湖州祸,文字倦且废。朝廷极仁恕,风俗当训厉。

终令服宽典,不忍投四裔。吾侪今唱酬,正可颂治世。

况当导情性,无自取罪戾。敢于韶濩前,率尔献郑卫。

送人为郡回

宋代· 吕陶

当世勋贤后,崭然器业高。剑锋天际倚,虹气玉中韬。

列乘提藩总,双旌署郡曹。至精凭宝鉴,大割见庖刀。

旷阔非私物,周流不失毫。霜威摧吏爪,春煦起民膏。

治世须医国,亨涂合拥旄。蜀人怀旧德,涪汉共滔滔。

和孔毅甫州名五首 其三

宋代· 吕陶

谪宦寓湖南,憔悴变容质。老怀极孤穷,益友最亲密。

高轩喜陪从,雅会烦揖屈。馨香袭芝兰,文采辉陋荜。

谈辩虽纵横,仪范甚专一。每闻阳春曲,钦诵不敢佚。

遂将蜀溪纸,连写渐成帙。惭非高尚者,思古感事物。

当时郢楚士,英秀尽簪绂。池台今何在,冠剑久沦失。

我忧复辽远,试听暮鸣瑟。何时还敝庐,一奠九泉骨。

此心实虔望,昭昭有如日。未尝果山柑,且馔湘江栗。

关于诗人

吕陶(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