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寥元饰 其二

宋代· 释慧空

世途湔去利名垢,僧榻来熏知见香。昭旷情怀陶靖节,清明风韵孟襄阳。

听雨亭

宋代· 释慧空

我行台雁之中途,一年两憩安公庐。
不知昔人去此远,但见水石清而虚。
向来破读有则语,悬水潇潇日夜举。
道人似欲暗投明,故立此亭名听雨。
客如镜清老更痴,入流截流谁得知。
愿公竹扉且常启,我或发兴来无时。

合三韵酬梦石二首 其二

宋代· 释慧空

淡齑薄粥歠两钟,粗疏恶布著两重。大开摩醯顶门眼,莫作师子身中虫。

石头未必能真吼,临济只是栽松手。焚其禅版增其光,受其鈯斧彰其丑。

梦石击节东山歌,亘天烈焰横清波。小僧再拜问如何,三十山藤未是多。

与修漏头陀 其一

宋代· 释慧空

上头一窍最淆讹,多少郇公不奈何。每见诸方多指注,谁知笑杀此头陀。

赠龄首座主庵 其二

宋代· 释慧空

旴水尽头居士宅,白云深处法王家。谁知长就无根树,便有人寻腊月花。

和曾运使 其六

宋代· 释慧空

诗坛拜将思工部,我已佯狂类万回。赖有江西老尊宿,揭天棒喝待方来。

送光兄之百丈兼呈山中禅师以当书矣 其二

宋代· 释慧空

生涯一物无,坐对方来客。有问不违伊,向道庭前柏。

辞草堂老师归闽

宋代· 释慧空

短筇初把探深深,展尽神机被陆沈。
搦杀未偿当日恨,翻身谁识此时心。
不离左右金为土,别有生涯土作金。
既去后来应请问,莫言曾到此山阴。

乞盐

宋代· 释慧空

水中盐味舌头眼,不为无形便谓无。试向秦溪溪上问,口中大有赤须胡。

送深书记

宋代· 释慧空

吹毛不是凡间铁,百匝千重唯一决。
出头天外笑呵呵,喜得空生不曾说。

送僧归净众

宋代· 释慧空

君不见昔日贵湖抛保福,苧溪溪畔曾叮嘱。
汝归东海我归山,鸟道行人难措足。
又不见无隐当年隐石师,独傍岩阿烧栗皮。
尘埃扰扰未归客,四壁生涯说向谁。
我今不向石师住,贵湖亦非吾住处。
溪边流水自西东,岩畔栗皮任堆聚。
信脚来到五华峰,峰头重整旧家风。
为报漳泉诸道友,吉山元是福山翁。

谢曾运使惠诗并石炉二首 其一

宋代· 释慧空

公诗妙天下,当与天下共。我欲私藏之,奈此知者众。

乃持海一滴,施作无尽供。莫生文字见,句句是日用。

关于诗人

释慧空(一○九六~一一五八),号东山,俗姓陈,福州(今属福建)人。年十四出家,初学于圆悟、六祖,后至疏山,为南岳下十四世,泐潭清禅师法嗣。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住福州雪峰禅院,次年退归东庵。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三(《五灯会元》卷一八、《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有《东山慧空禅师语录》、《雪峰空和尚外集》传世。 释慧空诗,以续藏经本《东山慧空禅师语录跋》及日本旧刻《雪峰空和尚外集》(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编为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