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冯山
湖外閒官四见春,就中吟咏费精神。青山借得风骚古,白发相将意思新。
每向孤高虽得意,要知閒淡苦无人。归来幸有鸰原识,为惜鸿毛抵万钧。
大老归真主,前朝遗数公。精神时一会,出处道皆同。
起潞仪刑地,烦温燮理功。及观光禄表,深见古人风。
聘币来何厚,安车愿不东。光华膺政殿,僶俛就祠宫。
论议高踰武,文章远继雄。退身无少憾,忧国有馀忠。
几杖诚先觉,衣冠为一空。千龄重际遇,二圣极优崇。
将相交游盛,朝廷礼数隆。一星容处士,四海望冥鸿。
箕颍纷嚣外,岷峨气象中。楚词清更适,舜律远相通。
庭玉连城价,孙枝百尺桐。圣贤今日是,河汉几时穷。
晚辈徒瞻仰,先生盖始终。冰霜严皎洁,尘滓坐销融。
信史知将贵,声诗恨不工。东齐如见录,光彩附垂虹。
半夜风威壮,今朝瑞雪呈。徊翔如有待,附著不胜轻。
叠叠云筛下,番番雨簇成。雕镌非众巧,融结似无精。
河汉潜欺没,乾坤欲混并。漫空虽结白,触处已纵横。
枯茂全妆出,洼隆一概平。参差相掩覆,散乱或逢迎。
远岫依稀失,高松独自荣。光明通鬼穴,肃杀下天兵。
挥霍偏随马,凭陵或绕城。威棱生剑戟,物色俨冠缨。
楼阁危将堕,乌鸢噤不鸣。岩封蹲豺起,岸断蛰龙惊。
地轴犹疑折,林梢不易擎。秾寒排瘴毒,和气入春耕。
虽学峨峨势,其如薄薄名。暗销知地暖,坐对觉神清。
交互当门舞,玲珑照眼明。味宜茶品试,力与酒权争。
佳景谁能赏,幽吟似有情。开樽烦点缀,喣笔为题评。
旧说三农庆,量深一尺盈。忧民心正切,击缶助欢声。
倒影蔽山骨,引根出岩腹。谁人万仞间,团团种青玉。
兄弟当年粗有声,家风传得至今清。争先踪迹虽相让,投老情怀共一惊。
富贵有时当自致,文章无价可能轻。期君正在青云上,何止新诗几首行。
名尘愧屡拂,世垢思一浣。急索胫已肿,虚惊背独汗。
窘步裁免跌,高谈卒成谩。辰去将奈何,磨头髻如弹。
繁梅照溪谷,蜂蝶殊未省。岩风莫吹落,留妆腊前景。
一年倏已尽,四序循无端。儿女竞别岁,随蔬具杯盘。
长歌感时节,却羡僮仆欢。明朝四十六,重把青铜看。
冯山,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