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林道上

宋代· 冯山

中林山谷间,出没缘畏途。楩楠蔽白日,落落梁栋躯。

半为野火烧,摧颓委樵苏。清泉劳奔注,亦为势所驱。

微芒济物心,到海何其迂。吾物处其一,进退难与俱。

置身木雁间,恐非斯人徒。

送梓宪巩彦辅中散二首 其二

宋代· 冯山

绣衣三峡始归来,孤迹青天道上回。牛马经年驰使檄,云霓终日望行台。

鹓鸿去势看千里,桃李遗芳占一栽。都邑群公如见问,漳滨衰病已难材。

利州漕宇八景 其六 山斋

宋代· 冯山

层层梯巉岩,步步出杳茫。何人破峰臆,碧瓦临疏篁。

聊休邈回睇,人物分毫芒。惟见台府雄,三轩郁相望。

不知身从来,但觉凌空翔。穷高自兹始,宝峰磨苍苍。

再和

宋代· 冯山

饮酣起击剑,耻从豪侠游。雍容诗酒欢,乃是神仙俦。

风骚固有灵,造化阴为谋。至音苟同调,旷世不可求。

杜陵思江东,洪崖揖浮丘。自然风味殊,岂特文章优。

嗟余万事拙,吟咏心久留。自愧蘋藻微,恐为王公羞。

晚遇青河公,采兰深林幽。修孺素蒙益,百赠无一酬。

邂逅相抚掌,踉跄容抬头。虽然再鼓衰,且免三爵忧。

吾儒学以仕,本代亲禾麰。然多志高远,掷笔思封侯。

前时征南将,驱虏出塞沟。诗书非无助,爵赏不见畴。

尚能解客嘲,相欢咏蘋洲。三术起商鞅,一言贵马周。

致身果有策,何地无馀庥。肯使韶濩音,变作巴渝讴。

幽怀十二首 其二

宋代· 冯山

嵯峨群峰高,蓊郁万木滋。一容樵夫手,误落长松枝。

烟云惨无色,禽鸟鸣且悲。人心不为虑,山意从此衰。

送李之纯宝文二首 其一

宋代· 冯山

平生玉帐耻论兵,劝学儒风已自成。惟有爱民常惨怛,况曾廉俗旧澄清。

直将经济为仁术,不假中和助政声。从此回翔归柄用,更推忠厚福群生。

三家兄书报荐起楼屋喜而有诗

宋代· 冯山

临街楼观百馀年,司马辛勤五世传。凡在子孙俱肯构,敢忧门户或先颠。

亢宗本是先人意,干蛊成于伯氏贤。他日举杯相属处,为留书阁井东偏。

甲子鹿鸣燕上呈诸秀才二首 其一

宋代· 冯山

诏书天上颁春泽,经义人间沸海涛。俊秀一时随品藻,文章万选即英豪。

溟鹏乍见抟风起,郡守宁辞劝驾劳。当有奇才为时出,中元佳气似嵩高。

和李曼修孺职方谢梓守张靖子立龙图游春

宋代· 冯山

潼川侈风俗,一春事嬉游。太守与民乐,高会邀良俦。

年丰廷无讼,日夕为欢谋。宾从相追随,景物多访求。

名园布芳郊,宝刹依重丘。红旗肃冠盖,画鼓翻倡优。

人情殊未央,春意亦少留。最后司马至,为罗东山羞。

观棋缓带閒,试茗澄心幽。猖狂但醒醉,感慨还唱酬。

清尊未放手,急景如转头。分司饱馀味,经世忘远忧。

来时蚕始眠,归看场中麰。人生苟适性,不羡万户侯。

丈夫负壮气,安知饿填沟。得志位卿相,失时归田畴。

纷纷素所轻,大半登瀛洲。肯为五斗米,折腰趋道周。

区区事笔砚,顶踵称恩庥。酒酣且勿去,为我新声讴。

求刘忱明复龙图为画山水

宋代· 冯山

晋唐诸公重小笔,高价直与才名俱。然多华丹少泉石,清格往往人间无。

至今百存无一二,存者真伪难分区。营丘李成称绝迹,峰岩秀拔非常模。

穆之洒落亦其亚,玉堂屏上潇湘图。董屈许范凡数辈,隐隐俗气藏肌肤。

乃知山水系绝品,笔墨造化非功夫。要之文章之绪馀,世上真巧归吾儒。

益昌台府少文字,见性文室谈毗卢。龙门雪景生坐隅,山潜水奥争奔趋。

倚空直干斗孤耸,缘险古道盘萦纡。拥衲禅僧对寂寞,携琴朝士来崎岖。

主人肆笔聊自娱,新言默与天机符。公家清白传数世,经济满腹冰霜壶。

一言不用辄掉臂,五年蜀使甘驰驱。时将素毫写胸臆,宁复意外分精粗。

复古虽清尚许格,与可亦壮非燕徒。岂如公思脱羁束,破碎嵩华倾江湖。

穷冬从公熟窥看,爱重不觉声嗟吁。灵峰北菀助萧爽,雪不到地风号枯。

平生好画已成癖,宁借不喜临与摹。出公门下欠公笔,有类客海遗明珠。

愿公乘兴一挥洒,束绢数幅光芬敷。异时解组还故庐,皎洁将伴林泉躯。

闻内舍榜将至

宋代· 冯山

元丰内舍初公选,开宝中秋定试期。四海诸生趋盛集,一朝新议破群疑。

人传学榜才张后,驿递家音未到时。莫怪虚名随分喜,文章门户欲支持。

阆中蒲氏园亭十咏 其十 草庵

宋代· 冯山

竹影摇金翠,泉声响佩环。庵前春日落,人向定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