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本斋韵

宋代· 牟巘

怪底膺门稚子欢,倒衣迎拜病犹堪。
喜看诗卷牛腰大,惭说踏车鸦尾衔。
风谊薄云谁得似,云泥被径我增惭。
新年精力知强健,酬答端能日百函。

送陈正德长慈湖

宋代· 牟巘

本斋之孙盛词华,下视流辈十倍过。家书虽散尚千卷,其奈储无儋石何。

二昆研席相与共,勘辨不遣毫发讹。一朝束书慈湖去,慈湖之学自象梭。

人之高明骛高远,不由梯级陡上坡。而其下者保固陋,终岁无路登嵯峨。

万形惟实乃无弊,此道自古传思轲。慈湖论心论无我,真意初不烦镌磨。

虚明一语更超绝,不肯与人同其波。却笑禅宗用心错,我每读此毋麾哦。

微言日绝诸老尽,独抱永感如宿疴。君家诗友讲贯熟,持之以注岂在他。

我耕我穫粒我腹,而彼徒梦笠与蓑。

和赵子俊閒居十首 其三

宋代· 牟巘

维昔陶元亮,早岁尚隐沦。从事建威幕,奔走戎马尘。

宵征亦良苦,我岂恋轩茵。时运不可回,物态日以新。

悠然彭泽去,渐与乡里亲。公田半税秫,亦足慰我贫。

有人企高躅,漫仕求所伸。闽峤虽云远,弦歌遂其真。

挽师叔理 其三

宋代· 牟巘

四海东坡老,平生秦太虚。神游已冥漠,坐念更欷歔。

手墨看犹湿,心期炯未疏。堪怜畴昔语,腹痛勿驱车。

试院和李提管韵

宋代· 牟巘

圣世旁搜盛武宣,几人舍耒叹胝胼。武成宜取二三策,稽古还誇数万言。

充栋此时唯恐后,著鞭他日竟谁先。空筌相对真堪笑,半夜鱼龙已变迁。

和善之游龟溪乾元寺

宋代· 牟巘

畴昔侍吾翁,尚记入霅年。米曲家家酿,蒲荷处处田。

龟溪见鹤林,欲去遭挽牵。借屋度长夏,对床时醉眠。

或登左顾亭,风物清且妍。回顾一甲子,往事随奔川。

翰林左绵秀,宫锦不上船。肯寻两翁游,来弄明月泉。

弄泉珠丽袖,吟诗箭脱弦。是谁修月斧,斲地成空穿。

犹有半泓碧,奈此笔如椽。乃知宇宙内,小大常相悬。

惟堪供我辈,古瓦生茶烟。云乳聊一啜,松风洒秃颠。

大水后得雪

宋代· 牟巘

便涓飞洒又何佳,得得来寻贫士家。
破屋青灯才一黍,荒园老树忽千花。
酒逢寒夜饶偏贵,诗出穷人矫转夸。
两月儿书浑未到,定应行脚更天涯。

题喊泉亭

宋代· 牟巘

大龙小龙天下绝,水帘高挂三千尺。吕梁悬水那复言,便应压倒栖贤峡。

我来觅水洗双眵,怪底老崖枯欲裂。龙公何处抱宝眠,閟蓄精枯未渠泄。

谁知水火本无根,重阴可以阳气彻。倚空长啸山为开,以虚为感感尤烈。

千山屃赑方冱寒,钟乳淙流忽飞发。珠玑喷薄杂霏雾,琼瑶倾泻溅白日。

若非捲取银河水,那得变幻在呼吸。看泉须看无泉时,自无而有乃奇特。

龙公作事真狡狯,吾侪用意亦奇崛。经营小立看未了,洞门忽已云霏湿。

龙公龙公可以止,何如翻手作飞雪。便将丰年报明主,苍生赤子俱函活。

火云六月汗如浆,更为渠侬洗炎热。一笑回首谢龙公,神用俱停天地寂。

和李侯九日 其一

宋代· 牟巘

自愧羸瓶在井湄,颇思时复一中之。平生殊欠题糕字,今日堪怜对菊时。

乌帽已忻新得酒,白衣谁似更携诗。吴兴太守真三绝,烂醉轻教玉笛吹。

道士号庭梅为赋此

宋代· 牟巘

苦把庭梅劣野梅,庭梅元自野梅来。
肯辞台鼎当年贵,直向丹田内景开。
山意浓时还耐看,道根孤睡更深培。
玄机参透何分别,猛拊阑干笑回。

挽陈本斋尚书 其二

宋代· 牟巘

天俾公多寿,人知道不孤。超然一室内,不与万波俱。

甲子新诗稿,烝尝旧布襦。何妨传遗老,文字照龟趺。

挽岳君举

宋代· 牟巘

五十馀年事,都将作梦看。早方磨铁砚,老遂葬桐棺。

蚁结途方戒,驹驰岁已阑。山前一片石,读者为悲酸。

关于诗人

牟巘(一二二七~一三一一),字献甫,一字献之,学者称陵阳先生,井研(今属四川)人,徙居湖州(今属浙江)。以父荫入仕,曾为浙柬提刑。理宗朝,累官大理少卿,以忤贾似道去官。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陷临安,即杜门不出,隐居凡三十六年,卒年八十五。有《陵阳集》二十四卷(其中诗六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八○,清光绪《井研县志》卷三一有传。牟巘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乾隆十二年周永年刻《陵阳先生集》(简称周本)、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底本诗集外之诗及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