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几叟南归

宋代· 杨时

霾风霄雨湿征裾,隔雨楼台半有无。
南去定逢韩阁老,归愚当见问夷涂。

入山行

宋代· 杨时

苍崖峭立青天涯,古径芜没沿清溪。
深林四合昼亦暝,寂寂惟有哀猿啼。
野人心形灰死如槁木,山禽见之犹惊飞。
因嗟太古不可复,我无机械胡相疑。

新湖夜行

宋代· 杨时

平湖净无澜,天容水中焕。
浮舟跨云行,冉冉躐星汉。
烟昏山光淡,桅动林鸦散。
夜深宿荒陂,独与雁为伴。

检田

宋代· 杨时

寻仑上层岗,随冲出高原。
烟火一里余,鸡犬遥相闻。
瘠壤仅容席,讼牒徒纷纶。
齐魏两蜗角,况复三家村。
举世竞豪末,薄俗宁足论。
吾衰过元亮,欲辨已忘言。

荷花

宋代· 杨时

照眼红云斗晚霞,重重青盖半倾斜。
会须直跨三千仞,移取峰头十丈花。

和陈莹中了斋自警六绝

宋代· 杨时

行藏须信执中难,时措应容道屡迁。
一目全牛无肯綮,騞然投刃用方安。

赠医者邓献匡

宋代· 杨时

天地一气犹冶甄,埏埴万汇随方圆。
神形九藏通九野,八风中物如戈鋋。
天元玉册有遗义,探索始自三皇前。
桑君越人不世出,鑱石鍼灸谁能传。
贱工增余损不足,往往横夭残天年。
羡君妙龄踵其学,至理隐赜常精研。
闻阴得阳以神遇,反视方术犹蹄筌。
道隅并虀即为饵,车上已有长蛇悬。
嗟予羸苶苦多病,维摩丈室方萧然。
愿君速已天下疾,为予一洗沉病痊。

浏阳五咏·飞鷃亭

宋代· 杨时

芙蓉凋尽蕙兰芳,杖屦翛然一漫郎。
凫鹤短长宁复问,但知鹏鷃两相忘。

含云寺书事六绝句

宋代· 杨时

北前咫尺市朝赊,垣屋萧条似隐家。
过客不须携鼓吹,野塘终日有鸣蛙。

蓝田溪上

宋代· 杨时

夹篱桃李趁溪斜,浅浅清流映落花。
欲问武陵源上路,度云穿石认胡麻。

送王充道游三茅庐阜

宋代· 杨时

荆吴相望各天涯,千里柴车鹿自随。
解辔定应春尽日,及归宜待鹤来时。
圣贤莫负樽中渌,日月长为物外迟。
若过匡庐访真隐。卧龙庵下有期颐。

送陈几叟南归

宋代· 杨时

几年梦想到亲闱,身逐行云万里飞。
苕水未殊沂上乐,春风无负舞雩归。
关于诗人

杨时(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