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亭下作

宋代· 孔武仲

杳杳芜城起暮钟,亭亭华月照秋容。
便疑碧海依墙堑,云水情知隔万重。

芍药

宋代· 孔武仲

楼上看红叶,都城值晚春。
风葩低永书,露脸泣芳晨。
忆昨淮南客,曾为诗社人。
轻明是楼子,闲澹有天真。
此地虽都会,兹花莫等伦。
维扬不复梦,羸马禁城尘。

彭泽县

宋代· 孔武仲

西江之水何悠悠,下与江南为一州。
□□□□□□□,正以彭泽为襟喉。
千川百谷所合庚,尽倾此泽如杯瓯。
鸣声唶唶光油油,不知其下有底不。
昔人有卷长绳投,击以南山之巨石,
百尺不彻深潭湫。□□□□□□□,
颇疑潜行通十洲。不然何此弹丸地,
吸彼尾闾曾不休。城南十里山更稠,
如立象马如驱牛。下饮长江势不竭,
无始以来向东流。旋湾触抵劲且遒,
虎眼倒射惊沙鸥。鼋鼍虽轻不能游,
而况往复之行舟。下水从容势犹可,
上水辛勤人更愁。祠神皆以北风求,
不尔岂但须臾留,天公颇知元元忧,
胡不推山作平地,两辟旁野为通沟。
征行万里皆帖妥,灵扬之威从可收。
阴官闻我言,骇汗盈臂韛。
洒为猛雨沃四野,惊雷夜震波澜滮。
我舌阁且凝,久病竟不瘳。
强为短歌题柿叶,欲恁双鲤寄阳侯。

雷亭四言

宋代· 孔武仲

雷震於天,石陨於山。
石则何罪,龙殛石间。
容而不拒,石则有愆。
毋谓恢广,不察神奸。
想方震时,大雨溢川。
万里晦冥,风霆后先。
独恨不及,徙倚纵观。
睨而不惊,知神之全。
余后过之,间四十年。
乃记其始,以永其传。

坤成节南宫赐宴

宋代· 孔武仲

盛德千龄会,坤成四海观。
南琛走交趾,北賮引呼韩。
紫极经躔近,文昌步武宽。
横天起嵩华,照地集琅玕。
美酒来天禄。珍肴赐大官。
炉烟凝栋宇,冰雪袭杯褩。
瞻拜戎心服,山呼士气欢。
风清百尺庑,花压两梁冠。
雷作闻挝鼓,猱升看戏竿。
华裀舒雾霭,妙舞起波澜。
乔木秋声远,高城夕照残。
天街炎佳气,振鹭杳归翰。

松上老藤

宋代· 孔武仲

古木已抑藏,长藤亦奇怪。
潜根苍藓中,矫尾青云外。
严严秋霜剥,悠悠夏景晒。
摧残复长养,缎练成老大。
蛇蟠筋脉壮,龙死躯壳在。
他时雷破山,大雨洒滂沛。
兹松若变化,无乃遭结禬。
附枝物所患,夺朱古为戒。

马上有作

宋代· 孔武仲

宫城北转乱蝉嘶,乔木阴云水满陂。
一阵风来掠华鬓,江湖清兴有谁知。

刘公诗

宋代· 孔武仲

原甫吾不识,闻之士大夫。
少时已绝群。卓牵千里驹。
读书足智虑,万卷力有余。
善发六艺蕴,高谈诋先儒。
天文地理学,道藏及浮屠。
纤悉无不讲,讲之皆粲如。
文章弄豪赡,咳唾玉与珠。
散落八极间,买者论锱铢。
为人又挺特,不与侠者俱。
伉健虎独步,轩昂鹤仍孤。
身虽登两禁,未及秉钧枢。
爽气随沆瀣,敛收入清都。
嗟嗟刘夫子,信是荀扬徙。
富贵非穷愁,而复多著书。
荒城过宿雨,古寺人平芜。
郁郁壁上诗,奎钩照天衢。
我来值日暮,篝火为踟蹰。
想见其风骨,磊落眉宇疏。
邦人好事少,不以玉石摹。
岁月更久远,凋摧逐泥途。
作诗贵述美,聊用赞不渝。

赋张芸叟蕃刀

宋代· 孔武仲

王师前年下灵州,先生奉诏为参谋。军书堆案不足道,欲斩名王悬髑髅。

官供器械如山积,装结虽巧体质浮。传闻蕃刀最可用,买置不惜千金酬。

沙河洗湔血痕尽,莹若一水横清秋。长庚辉辉夺明月,光景迸溢不可收。

军回仓卒未及试,提挈万里来荒陬。空斋倒掩阅图史,深林永日号猩?。

挥鸣且欲惊暴客,敢议与国平冤雠。夜郎蒙恩放李白,炎岭得旨还幽求。

轻船共泊长沙岸,几日对语清湘楼。红莲幕中邀客饮,雾雨咫尺迷汀洲。

杂花落尽无处觅,官妓遣归不敢留。清欢未免假外物,共说铁剑胜倡优。

君家所宝世稀有,满坐传看惊殊尤。护之太过却锈涩,顽藓郁结缠苍虬。

横磨十万祇虚语,得此已足驰燕幽。今公又应元戎辟,真能寸截鲸鲵不。

郗生入幕宜有画,定远出塞将封侯。我今喜得随君去,长江渺渺平天流。

路危或恐逢水怪,尾脊崔崒当吾舟。烦公一效佽飞勇,为公椎鼓倾金瓯。

次韵李至之席上作

宋代· 孔武仲

岁日翩翩插羽过,十年依旧叹蹉跎。
雁回燕塞乡书少,雪满梁园雅集多。
取乐醉乡聊邂逅,争新谈薮任纷罗。
殷勤尚托抠衣旧,遥许巴吟续郢歌。

山间三首

宋代· 孔武仲

柔条细叶谩成业,亦有悬崖出小红。
欲试金丹求不死,灵苗应在此山中。

内阖钱公宠惠高丽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

宋代· 孔武仲

昨夜秋风来户庭,残灯闪灭微凉生。
得公团扇未及用,挂向空堂神骨清。
但将远趣醒耳目,不独暑月排歊蒸。
惭当厚意无以报,前诗空说玖与琼。
漆箱犹有南中纸,阔似棋枰净如水。
传闻造之自梅州,蛮奴赤脚踏溪流。
银波渗彻云蟾髓,入轴万杵光欲浮。
收藏终恐非吾物,宝剑银钩有时失。
不如包卷归文房,钱公家世能文章。
五日京兆聊尔耳,归步金銮上玉堂。
玉堂不复知吏事,紫橐华簪奉天子。
凤阁曾观思涌泉,谪仙今振辞如绮。
不似冷官太苦辛,吟哦风月愁山鬼。
关于诗人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