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苏子由留赠

宋代· 孔武仲

西垣有古人,磔磔气貌古。
落笔成文章,无可加损处。
策蹇得过门,殷勤相劳苦。
湛然神观全,秀粹充眉宇。
语我春已阑,斯民望时雨。
宿麦正满野,骄暘恶如虎。
云师未洒泽,赤子将谁乳。
侍臣当忧国,密计应裨补。
又云好著书,安得一州去。
知公趣操异,不为夸腰组。
衣锦若还乡,亦当从幕府。

龟石

宋代· 孔武仲

平川汹汹经南国,匹练横托半天碧。
洪澜巨浪之中央,忽见颓嵬太古石。
此石由来几许时,混元一气初开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划落半空随霹雳。
非鼋非鳌不可辩,有若神龟见踪迹。
精刚不待娲皇练,浑朴宁从巨灵擘。
我知神物本天性,推移运转非人力。
当时大禹走天下,驱至九江为纳锡。
万牛攒车载不动,铁轴峥嵘自堆积。
秦皇鞭山移四海,怒视不能移咫尺。
至今独立犹惊人,地志山经不能测。
千灵万状谁复知。一片坚顽粗可识。
昂头突出翠涛中,跪足横蹯九泉脉,
当心一搭莓苔黑。渊潜不见曳尾状,
日烁犹惊负图色。青髯剥落向何处,
秋草绥绥晨露滴。劲健曾支玉女床,
孄斑似点乖龙额。渔翁未网先自骇,
灵蓍欲伏安可得。鼋鼍缩首不敢近,
暇蟆巡行夜战惕。岁冬大寒百圣伏,
圜圜劲势无欹侧。风磨霜练无日休,
发鬓皴痛成兆坼。负才不免刳肠累,
至珍惟籍天公惜。灼以炎皇之火精,
寡以少昊之金液。神鑽鬼卜不见形,
阴阳造化无遗策。大哉龟者物之精,
岁久已化为真形。有时月黑无人夜,
绕岸光芒芒自生。下骇深潭怪蜃窟,
上应中天玄武星。万众森森下相向,
来决吉凶真伪情。奸狐妖鼠已破胆。
山魑野魅见亦惊。波神吞气不敢喘,
四面长漪铺席平。吾闻溪老记往岁,
半夜风雨来冥冥。剨然曳转大潭左,
百里震惊如雷霆。妒憎摧折虽万状,
崔嵬孤高终自灵。吁哉天地至奇物,
何为流落于江城。铜马犹闻标汉殿,
神羊昔亦驯尧廷。便当推置玉堂上,
古貌岌岌无欹倾。奸臣猾豎作狐媚,
见之頳面先吞声。凶荒水旱必可卜,
仓卒变怪皆先明。匈奴丧魄万里外,
慉缩不敢窥天兵。龟乎龟乎用不用,
壮士与尔同死生。

次韵余樗年同文馆书事

宋代· 孔武仲

衡门咫尺限关河,此地平时匹马过。
欲把尘埃比山岳,宁辞羽翮寄罝罗。
华堂翠幕供闲燕,明月清风伴啸歌。
拟写秋容须笔力,新诗句句似阴何。

次韵李端叔

宋代· 孔武仲

此身萍梗厌漂流,惭寄浔阳江上头。
胜景长年关梦寐,轻裘何日返林丘。
扶摇莫作扶摇计,朴樕应容朴樕投。
徙倚高楼情不极,恰如王粲在荆州。

城上亭二首

宋代· 孔武仲

更无人迹逐攀跻,庐岳乌藤手自携。
沧海谁论六月息,茂林今得一枝栖。
幽芳满径春难老,翠樾连云日易西。
况有北郊宜旷望,公余聊此发醯鸡。

黄冈道中

宋代· 孔武仲

悠悠驱马历山川,石灰光中又度年。
狼籍冷梅初著地,玲珑幽涧已通泉。
静思客子万里道,那及山人一觉眠。
香饭可添茶可试,回头乡国两茫然。

登齐山

宋代· 孔武仲

路出南堤思洒然,乌藤点点破苔圆。
山腰仄塞元无路,洞底虚无别有天。
六月清风醒客醉,千丛怪石伴僧禅。
近人登览方为贵,从此匡庐不直钱。

至新息寄信州王守

宋代· 孔武仲

熙熙乐国似登台,北圃南亭春事催。
惆怅音尘难再会,瑞香应已绕檐开。

丁卯春雪呈同僚

宋代· 孔武仲

经时无甘泽,帝为元元忧。
新正得一雪,尚可期有秋。
狂风东北来,浩浩举山丘。
飞霰为先驱,繁英已绸缪。
堆深地欲蛰,舞急川争流。
沉沉西崦暮,落势漫不收。
尽移白玉京,来为帝王州。
疠鬼窘相泣,凄凉苦罢休。
旱魃亦失气,耿耿空自囚。
从兹民其康,终岁饱麦麰。
端门盛佳气,策府多英游。
谅多赞时瑞,岂独吟空愁。
金樽发清扬,思涌如云浮。
请歌丰年占,以代击壤讴。

泛清溪入齐山

宋代· 孔武仲

转轿南堤太阻长,不如乘兴泛轻航。
园林荫翳清如簟,禽鸟将迎语有簧。
溪是明河天上去,山疑方丈石中藏。
衣巾散适心闲暇,更胜登临逐杜郎。

文德朝参退举觞觥于幕下归馆中颓然醉卧官曹

宋代· 孔武仲

朝罢千官卷舄行,袍衣犹带御前香。
偶倾天上流霞美,便忘壶中白日长。
丛竹娟娟帘绕碧,回风淅淅殿分凉。
翛然不与人间事,未信无何别有乡。

送徐成之通判永宁军

宋代· 孔武仲

少年意气横寥廓,淬拭龙泉出锋锷。
人情俱欲向长安,天语新令倅河朔。
霜风冽冽吹边州,青骢骏马锦貂裘。
也知未足称才用,犹胜当年为薄游。
故人白发今憔悴,别来殷勤傥相记。
塞雁高飞不可冯,寄声亦有南归使。
关于诗人

孔武仲(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