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其一

宋代· 陈宓

暇日衣襟懒自船,扁舟不系任风缘。人间避暑疑无地,湖上乘凉别有天。

鱼静不惊香饵下,花红偏称夕阳边。从今日日须来看,才隔秋风便数年。

和东海韵

宋代· 陈宓

炎空欲暮赤云横,何日秋风可抗衡。
尽卷疏帘通水气,静听密罟得鱼声。
山开旷野天全见,人倚平栏夜自明。
衙鼓三通归路近,歌眠犹念竹阴清。

第一溪山

宋代· 陈宓

万家楼观巧回环,紫翠泓澄俯仰间。
莫道七闽无好境,东南第一此家山。

游云台寺观梅

宋代· 陈宓

春风日夜晓清真,不惜天香染世尘。
寄语山僧休书扫,石间留取作毡茵。

和王丞惠酒次韵

宋代· 陈宓

春风出甕初迎腊,和气烘人欲满堂。
多谢分来寿慈母,年年喜得对梅尝。

赠梁运属

宋代· 陈宓

萱堂处处尽阳春,二月严霜凛独陈。
六载侍旁勤奉养,五年居外备艰屯。
嗟君不愧曾参孝,愧我殊无考叔纯。
齐与楚咻虽众胜,会看至行感苍旻。

初到渔沧溪

宋代· 陈宓

平生不到沧渔溪,邂逅相逢如有约。
远观已得环岫奇,俯瞰未识游鱼乐。
倚栏初试一铢饵,便有纖鳞最先觉。
须臾蚁杂复蜂屯,短鬣轻鬐恣腾跃。
小鱼拙谋谩狂肆,大鱼侧睨无能苦。
饵浮未下众所争,百鸟终难胜一鹗。
昔日鲁侯思往棠,高情反被轩裳缚。
安得如吾闲暇身,尽日相欢无适莫。
阴春寒生尚可爱,想见六月清风濯。
要须更待明月归,霜雪喧豗应不恶。

寿大兄帅参开国

宋代· 陈宓

黄陂不挠已称贤,况复胸中别有天。
最好诞朝嘉节后,更斟寿酒菊花前。
平生不作南金想,晚岁真成白璧全。
退食琳宫怀补报,壶山早晚祝尧年。

寄鹤山魏侍郎

宋代· 陈宓

朝辞岩禁暮荒城,底是人间辱与荣。
料得胸中无点累,每于夜半省钟声。

同柯东海出湖

宋代· 陈宓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
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
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
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和卓省元韵

宋代· 陈宓

六十堂堂一讲师,平生矻矻鬓成丝。
紫阳道坦行来熟,洛水源深向上窥。
身岂匏瓜常不食,味耽昌歜有同谁。
旁人莫笑饥肠苦,回颊甘香胜似饴。

同林潘二先生登舟 其二

宋代· 陈宓

何日长桥一酒船,蓑衣摆尽世间缘。乘风弄笛多莲夏,吹火烹鲈欲雪天。

山际烟云来有底,湖中风月浩无边。细看造化浑无老,只有朱颜易得年。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