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濑溪西重山观瀑分韵得还字

宋代· 陈宓

来自昆崙派,全胜庐岳山。桩云何日息,注海几时还。

翠碧倚锋锷,青冥振佩环。主人专一壑,那得鬓毛斑。

和郑知县游山韵

宋代· 陈宓

至乐山行未易加,不应疾走便堪夸。
清秋莫负重来约,世事从教似掀沙。

又次刘学录韵

宋代· 陈宓

八月川原旱欲然,季秋连雨顿澄鲜。
明朝领客成无暇,七日登高不厌前。
菡萏扫除如暑净,芙蓉绰约作春妍。
佳人得得同来看,萸菊年年却懒搴。

次安溪赵簿云津阁韵

宋代· 陈宓

西来一派接天流,谁结危栏占上游。
树蘸碧波元不暑,沙攒白鹭更宜秋。
沉酣胜处方知味,濡滞穷山未拙谋。
欲把君诗镵翠壁,声名长与此溪留。

端午日枫亭道中

宋代· 陈宓

去家一宿六十里,便作良辰客异乡。
觅得菖蒲未成饮,午馀山店索杯尝。

凤咮

宋代· 陈宓

千年寒潭底,饱孕精钢秀。
何人出黝玉,手触气如馏。
健笔举龙文,清音鸣凤咮。
坐使端歙产,瞠乎仞溪后。

谢郑夹漈 其二

宋代· 陈宓

子长健笔许谁邻,特起先生继获麟。摹写遗书礼严像,岂无当代好贤人。

题蒲岩次陈侍郎韵

宋代· 陈宓

我亦年来养气工,黄茅丹鼎欲生茸。
蓬莱咫尺真堪玩,底恨三年弱水风。

题妙寂寺 其三

宋代· 陈宓

寺古静还僻,小窗幽更深。观时知句眼,读易见天心。

霜露宵增感,烟云晓见侵。独坐思往昔,愁绝泪盈襟。

延平次赵纠曹韵十四首·古香

宋代· 陈宓

秋根托岩隈,静对意味长。
春来长柔柯,无风自生香。

赋梅堂闲吟

宋代· 陈宓

浓霜轻雪妒清华,暖日烘时只见花。
天意似怜尘世界,故将茅舍换仙家。

挽李县丞

宋代· 陈宓

文脉绍云龛,儒酸味转甘。
一官人谓晚,三邑政无惭。
身健归何早,孤贤道饱参。
渊明生自祭,挥泪听佳谈。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