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楼宗簿祷雨韵

宋代· 陈宓

君侯忧国念,食顷讵能忘。
尽变庖厨馔,全销燕寝香。
连朝成霭霭,中夜忽浪浪。
坐想溪十曲,恩波似个长。

十七日窘雨邑中舟还

宋代· 陈宓

行到青山欲尽头,穷源未省作溪游。
轻云放日催人渡,积雨肥波送客舟。
卧看玉簪迎两岸,心随绣领逐浮沤。
眼前邂逅多堪赏,特地安排似此不。

乙丑春旱至四月十六夜雨

宋代· 陈宓

何处笙歌酒入唇,应惭忍渴望云人。
朝来顿觉西山黑,农圃欢声总是春。

承刘学录示三山佳咏兼欲下旬仙鲤湖宿约以诗

宋代· 陈宓

秋声又向耳边鸣,转眼平头六十人。
最是读书难久坐,不甘空负百年身。

南园荔子熟名曰魏紫盖是陈家紫种以先公赐封

宋代· 陈宓

先世栽来四十年,南园魏紫始名传。
丁香乍翠兰芬烈,龙脑初开玉色鲜。
可踵蔡家名翰苑,谁夸乌石擅山前。
追思往事浑如昨,食罢无言意惘然。

上潘舍人

宋代· 陈宓

经行造次有新诗,吞吐珠玑不自奇。
寸管久期窥变豹,深丛今幸见孤罴。
高情陶谢犹能及,圣处阴何讵得知。
乞与金丹换凡骨,飞遨只恐乏仙姿。

南园新舟成呈同游诸友

宋代· 陈宓

虚舟当画桥,解缆绿杨腰。
月白天相近,风清水不摇。
浮图明突兀,略彴夸虚遥。
解逅成真赏,初晴第一宵。

通刺师道弟

宋代· 陈宓

昔我先君子,受爵每惧盈。
国恩恨未报,遣训昭誓盟。
两兄既即世,与子相须生。
学问若过时,书剑两无成。
年各过五十,以恩厕簪缨。
出虽稍迟滞,亦忝半刺荣。
幸有旧田庐,勤俭可无营。
宦游要及物,闲居亦舒情。
乖隔逾一年,便风劳寄声。
愿言速加鞭,晨兴课归程。
有亲头已白,中夜梦纡萦。
日日迟尔至,一尊欢笑并。
五马固足恋,二毛还可惊。
幸有故园竹,霜葩娱弟兄。
岂务耳目玩,庶令心体平。
一瓢晏共饮,讨书托馀龄。

东湖四咏

宋代· 陈宓

我筑屋三间,在湖东南隅。
上号曰宽闲,观耕风雨馀。
下作小山房,可以读诗书。
维南有松竹,轻阴绕室庐。
维北有芰荷,浓绝涵窗虚。
四壁何所有,经训揭砭愚。
食息在耳目,日与圣贤居。
园蔬尚可饱,老矣复何须。

挽肯斋储居士

宋代· 陈宓

长乐与家邻,安舆来往频。
诗方贻五字,讣只隔三晨。
事业传贤嗣,乡闾失善人。
薰风丹荔熟,追感一沾巾。

闻延平水沴

宋代· 陈宓

延平山水东南冠,连岁何辜致许灾。
积雨堤防宜有素,后时悔懊谩兴哀。

风雨涨檐溜忆东平以疾不往

宋代· 陈宓

不到东平夏又秋,闲居身尚不吾由。
可怜岩上千寻瀑,不似檐前一派流。
关于诗人

陈宓(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