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陈渊
至公无辙迹,万变归诸正。谁云学则然,要在成以性。
我公钟间气,异禀刚且劲。一毫不容私,心境自澄映。
超然是非表,烛物眼常净。还将溟渤量,一了百川竞。
由来仁者寿,兹理天所命。欲知椿龄永,视此宽平政。
桂花弄小春,晚香适再盛。年年几望月,影泛杯中圣。
尚书心如水,远裔有馀庆。何以继清风,家声南北郑。
肩舆苦顿撼,步入山间路。崎岖历荆榛,砂砾窘芒屦。
披云造萧寺,弛担日已暮。僧房急解袜,一洗尘泥污。
瓦盘深及膝,汤暖得频注。须臾和气达,凛凛毛发竖。
翛然入无何,醉梦宁知处。此生事奔走,早晏失期度。
念兹顷刻闲,百日不一遇。啖蔗入佳境,钟响忽予寤。
蒲团赴微火,默坐聊箕踞。明朝尘沙黄,莫忆少陵句。
秋阳如猎火,四顾不可避。肩舆得微阴,休此仆夫瘁。
我生道途间,岁月七之四。山林固清远,及物乃初意。
黄云堆垄亩,早稻一尺穗。所欣居者乐,未敢叹劳勚。
诏书宽逋负,豪吏不少置。民穷戒勿扰,天下适无事。
何人更下仲举榻,举世愿登元礼门。千古家声君与我,未知何以起斯文。
秋月隔疏帘,光体终隐微。捲帘试寓目,万里馀清辉。
人生异肝胆,同一造化机。君心乃余心,南北非相违。
三年迟君来,一见悟前非。况乃度寒暑,葭玉容相依。
与君忘年交,没齿其庶几。月色亦良好,君胡捐我归。
未暇南山访隐居,祇应无处不逢渠。凭君一省从前梦,莫叹离群岁又除。
王通礼法士,谈道则未然。虽闻一字中,尚倚诸子偏。
区区尊孔子,未悟失其传。自圣犹不疑,续经何足愆。
胸中有佳处,妙意不期会。弄笔作五言,心手无内外。
千古陶渊明,秀句含天籁。偶然游其藩,遂尔厌彫绘。
襟怀冬日温,容貌秋水净。惠然肯顾我,蒹葭玉相映。
诗人固难肥,酒客亦多病。善保千金躯,爱子清而劲。
玉花初著乱山颠,入夜俄惊月满川。虽有冷光凝白昼,尚馀阴曀锁青天。
属车未返瑶池骏,远使犹餐北海毡。梦断忽传淮蔡捷,喜临尊酒已忘眠。
渊明束带向督邮,已觉归思不可留。纷纷朱墨何时休,岂得置锥无一丘。
平生涉世如虚舟,明月从人惊暗投。胸次已无泾渭流,不应在我缘春秋。
天高秋月凉,风定秋水清。扁舟淮海间,爱此一叶轻。
微生久羁旅,艰险已饱更。经今几往来,始见波浪平。
篙师且停棹,莫遣鱼龙惊。吾行欲安之,要待东方明。
陈渊(?—1145)宋南剑州沙县人,字知默,世称默堂先生。初名渐,字几叟。早年从学二程,后师杨时。时以其深识圣贤旨趣,妻以女。高宗绍兴五年,以廖刚等言,充枢密院编修官。七年以胡安国荐,赐进士出身。九年除监察御史,寻迁右正言,入对论恩惠太滥。言秦桧亲党郑亿年有从贼之丑,为桧所恶。主管台州崇道观。有《墨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