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生康祖从予海陵予荐之滁守赵叔明之门送以

宋代· 孙应时

洙泗诸公游,参实少且鲁。
谁知一贯学,其进乃甚武。
儒生多山野,此事亦已古。
儇儇细儿黠,往往车上舞。
后生识取舍,百不能四五。
子兮何为者,独行事踽踽。
嗟我离师友,岁月渐莽齿。
子辱从之游,未必免聋瞽。
淮丞少官事,吏散日亭午。
藜羹共脱粟,本不计客主。
亲年当喜惧,药裹属覼缕。
劳子辞我去,天寒无乃苦。
滁阳贤太守,岂弟民父母。
青山照城郭,广厦庇风雨。
子往事佔毕,可但费樽俎。
窗明棐几净,坚坐勿规户。
交情贵胆肝,师道在规矩。
何妨坐椎钝,未可心媚妩。
万里须坚车,百步要疆弩。
书来说新功,吾欺俟习羽。

新毗陵守王立之书来以诗答之蜀中同寮也

宋代· 孙应时

俯仰三年梦,差池万里归。
双鱼蒙记忆,五马庆光辉。
且说还家乐,休论与世违。
平生岁寒约,搔首重依依。

春日书事

宋代· 孙应时

老与春无分,慵於世转疏。
不陪年汪饮,久绝故人书。
笔研蛛丝底,家山蝶梦馀。
海棠花正发,风雨定何如。

梦蜀中一山寺日龙塘有龙祠余似尝屡游也别之

宋代· 孙应时

客游几度到龙塘,沙路萦纡草木香。
雪后江山馀壮观,秋来楼阁记新凉。
百年此役何时再,万里东归吒兴长。
风景留人重回首,犹须好句与平章。

和景孟山行

宋代· 孙应时

翛然身在妙高峰,下有雷霆走白龙。
已觉仙风换肌骨,更无尘土到心胸。
悠悠今古三千劫,莽莽山川几万重。
云北云南一长啸,为留余响振岩松。

和刘过夏虫五咏·蚊

宋代· 孙应时

利觜死一饱,何劳更喧哗。
肉薄来如云,举扇谁能遮。
圹君幸小忍,秋风期不赊。
披襟约凉夜,明月钓寒沙。

奉和家大人将赴官舍留示及门之作

宋代· 孙应时

师训勤诚数十年,此心端不愧高天。
诸君体我家严意,学殖毋为齿莽田。

客思

宋代· 孙应时

意作西江去,其如客思何。
无情秋色老,不尽楚山多。
且赋南蛮句,休怀下里歌。
平生一柱观,明日得经过。

送别常汉度知县

宋代· 孙应时

世缘伤巧亦伤我,万古浮云瞬息过。
唯有平心供日用,妙於养气发天和。
细看局度兼诸老,谁道人才各一科。
卓鲁从来公辅器,攀辕卧辙奈君何。

和答司马宜春逆

宋代· 孙应时

纷纷市道交,势利争攫取。
煌煌鼎食家,声色自缠纠。
畸人固寂寞,蓬藋侵瓮牖。
春时步虚曲,植杖话农亩。
清秋动幽肖,有月欠肴酒。
高轩肯相过,贤哉百乘友。
空寻奕秋诲,不与欢伯偶。
别来雁欲宾。晴喜鸠还妇。
村酤聊可载,草具亦何有。
饤饾止鱼虾,扶擎杂梨藕。
君侯反觞客,欲起辄被肘。
意重黄金百,气豁云梦九。
长篇继踵来,子建才八斗。
勉和若登山,吾诗真培塿。

挽所子美侍郎

宋代· 孙应时

万里鹏才息,千年鹤近归。
光荣大所羡,间乐意终违。
碧海沉佳气,空山送落晖。
翟公生死冢,雨泪独沾衣。

秋晓

宋代· 孙应时

高叶明初日,偏林澹远烟。
晴空如滉漾,秋气更暄妍。
睡足小窗净,心清浮虑捐。
与人同乐意,忧国见丰年。
关于诗人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