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袁公四诗

宋代· 孙应时

南风一夜涨痕吹,江岫排空送衮衣。
万里直愁知己远,百年长恨此公稀。
眼看蜀柂沙边起,心逐吴云峡外飞。
流水高山有殊遇,此生何地不瞻依。

挽潘德夫左司

宋代· 孙应时

家声高内史,国望凛水翁。
生长圣门学,周旋前辈风。
人才须用旧,士论雅期公。
不见朝宣室,秋山必一宫。

和简叔

宋代· 孙应时

落日衔山山更青,间云敛尽绿烟横。
危亭独倚阑干遍,又听疏钟第一声。

挽方躬明运使 其一

宋代· 孙应时

少学真山立,中年久陆沉。斗牛光淡荡,湖海气雄深。

晚节储边策,平生许国心。呜呼死诸葛,松柏坐萧森。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

宋代· 孙应时

宇宙归一概,时势相重轻。
人心太行山,我道如砥平。
沈吟百年事,俛仰万古情。
五穷未可送,鬼语方嚘嘤。

挽赵子固左司 其三

宋代· 孙应时

每叹公知我,垂恩及父兄。逢人说名姓,会面写平生。

近别无双鲤,伤怀忽九京。翟公门下客,誓不负交情。

挽胡子瑞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三十年间事,论交踵父兄。叩门时下榻,话旧各伤情。

我亦华双鬓,君仍隔九京。滞留违一恸,肠断暮云横。

送赵仲礼入大理寺簿

宋代· 孙应时

忠孝吾根柢,功名古绪馀。
月云无染著,镜象本空虚。
不必相同异,何妨小阔疏。
达庵今宦达,味此意何如。

读程子易傅

宋代· 孙应时

事业潜三圣,文章似六经。
微言归易简,精意极丁宁。
道在非畴昔,人亡故典刑。
斋心对薰几,秋月梦初醒。

东归留别幕中同舍

宋代· 孙应时

参谋蜀耆英,棠阴满三郡。
开怀接儿辈,色不见喜愠。
清朝贵老成,故家多黄训。
佳气引春帆,长安天日近。

和胡仲方抚干白瑞香及黄橼韵

宋代· 孙应时

翠锦熏笼白玉花,几年庐阜饱烟霞。
定知姑射同肌骨,可必离骚借齿牙。
心事早陪三友约,国香今压五侯家。
主人对植无我费,胜乞卢仝七枕茶。

挽石应之提刑 其二

宋代· 孙应时

芹泮青灯夜,山亭皂盖春。重更双使节,总为两淮民。

德意人人浃,工夫事事新。帝城车马外,才此寄经纶。

关于诗人

孙应时(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