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慎微雪

宋代· 邹浩

万物归根后,端来兆物华。仙姿凝鹤氅,云路拥羊车。

但喜天时正,宁知帝力加。有田皆玉粒,无树不琼花。

浪说朱蹄马,空馀白首鸦。酒边深荐爽,阱处巧藏窊。

径断回樵斧,波浑倚钓槎。高门委金帛,阴壑蜕龙蛇。

功茂丰年谷,名喧好事茶。丛轻颓瓦竹,摇迥动签牙。

蝶冷残初梦,蜂寒閟两衙。殷勤非俗韵,潇洒是生涯。

火变人窥异,军潜夜肃哗。暗香迷绽蕊,新筑路平沙。

寸食方从寄,扁舟未可拿。只应清兴在,犹似子猷家。

怀何伯震

宋代· 邹浩

我别家时君在床,后来南北两相忘。直饶伏枕到新岁,也胜投身居瘴乡。

孤节未尝交世俗,清贫何以度星霜。皇天默相谁窥得,看取它年吾道光。

和欧阳彦立再用仲益前韵

宋代· 邹浩

山行迹未扫,倏忽岁已除。东风从东还,天机动群无。

自怜藜苋中,遭时谢严徐。两曜栖睫端,辉光照三馀。

尔来知昨非,一笑捐诗书。虚堂自朝夕,与世成阔疏。

胡为公子贤,宾集亦到余。鸣泉春际飞,聊复观跳珠。

示崇宁长老允和

宋代· 邹浩

安心得髓遇升平,不似云门不解行。聊与祖师分半座,湘山顶上放光明。

夜登台光亭示主人莫亢

宋代· 邹浩

亭据炎方第一州,旌旗曾向此中留。台光不逐春光改,花影长随桂影浮。

谁谓岭云收白雨,偶然莎径入青眸。它年南北遥相望,应记匆匆秉烛游。

送李子威致仕还乡

宋代· 邹浩

人间勋业如作诗,先生能诗端自知。人间得丧如奕棋,先生能棋复何疑。

此身未免人间世,南北东西聊尔耳。波涛风际涌丘山,不害江河为止水。

今年青春草木青,只有白发日日新。先生一笑谢簪绂,归作三吴高尚人。

三吴寒暄几来去,童时闾井今犹故。闾门亲旧半成空,往往子孙无托处。

先生第宅濒清流,负郭岁有千钟收。挥金买酒醉花月,一局一篇方外游。

诸郎森森美且修,名声相继彻冕旒。斑衣夙夕奉颜色,借问达官谁与俦。

他年再拜乡人后,犹能敬为先生寿。

奉和邢舍人寄望之愚溪朝阳岩 其二

宋代· 邹浩

我闻紫微公,润色迈东里。道阻未识面,驰心极云驶。

及此襄汉游,黄堂见名氏。乃知吏民上,屹若楚山峙。

不以外自殊,夙兴酬寄委。陶瓦焕穷阎,长堤矗江涘。

陋彼绳墨拘,畏首复畏尾。坐令焚溺馀,衣食就安址。

流泽配羊杜,如水注无底。念兹智略成,愚者岂同履。

胡为愚溪水,啸咏送寒晷。虚涵万象幽,清绝一尘滓。

想公溪上心,所得似夫子。岁律方峥嵘,抚事聊尔耳。

鼓枻得浮沉,观鱼谢竿饵。应怜柳司马,爱身异桐梓。

入试院呈同事章显父推官及监试柴承之朝奉

宋代· 邹浩

汉江汹汹不知休,江上谯门鼓角秋。匹马崎岖随国事,同心邂逅得儒流。

何妨蟋蟀床头急,况是芭蕉雨脚收。别乘端容共萧散,从今相与傲浮丘。

送李拱之秀才还唐州

宋代· 邹浩

真淡先生早杜门,三香亭上自乾坤。人间巧舌犹蜂起,子独抠衣识道尊。

几日凯风吹户牖,只今归路指丘园。将分索我微言赠,欲赠微言无可言。

次韵和李学文所示二篇 其二

宋代· 邹浩

大明端拱赭衣红,正想豪英入彀中。但使学优迎命达,莫将年少叹途穷。

三秋水阔鱼依藻,一日天高鹤出笼。持我此篇归献寿,苍梧欢动晓来风。

送薛唐卿赴省试

宋代· 邹浩

河东文物久尘埃,之子亭亭郁有材。已见中天鸣鸑鷟,不应环堵更蒿莱。

绿衣春色知谁共,青简风流自此开。倾耳西州人快意,玉阶曾上直言来。

纯孝墓

宋代· 邹浩

禽犊何知尚母怀,黄泉相见岂宜哉。向非雅意一杯去,安得迷心中路回。

自古功名随日月,于今庙貌倚崔嵬。可怜肉食趋朝者,粪壤纷纷久已灰。

关于诗人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