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仲亶长卿观梅

宋代· 邹浩

雨后江山欲放春,更无一点旧风尘。对花若不饮一盏,却恐梅花解笑人。

道人徐清自南来彦和莹中才叔并令寄声

宋代· 邹浩

吉语传来喜可知,岂无神物共扶持。但怜四载遭三黜,偶与三公作四夔。

海上飓风应骤息,岭边炎瘴亦潜衰。相从会有还归日,却向江乡话此时。

招颍昌曾存之

宋代· 邹浩

荆山汉水雪边春,满眼风流见古人。领略此心谁与尽,从容高义势难亲。

静摇庵影竹如昨,清弄池光梅欲新。知子相忘忘未得,禅床推倒就车轮。

次韵魏道辅教授折梅怀荆帅望之

宋代· 邹浩

霜风未放江梅折,似向人间将价索。

冷然一解冰雪颜,花有天伦此其伯。见卵求鸡亦非早,只今已觉和羹好。

殷勤犹是故时香,驿路一枝情淼淼。我公所向物皆春,想见新花如汉滨。

新花故人政如此,欲了此心惟斲轮。

潜亨既见和再作此赠之

宋代· 邹浩

不作苟见如君平,不以礼屈如樊英。扊扅坚卧三十载,凛凛风声人自倾。

墙东墙西过高马,往往愧汗面发赪。岂知嗜欲极豺虎,白昼择肉无厌盈。

有时一饭稔奇祸,他年五鼎还遭烹。狡兔未灭黄犬在,突兀上蔡空前城。

先生谢去既饱德,鼓腹之趣终难名。更要我辈集匙箸,风雨不变如鸡鸣。

自怜头额乏奇表,几与齑盐同此生。不愁捩手遂倾覆,只愁未至闻戛羹。

次德符韵六诗 书怀二首 其一

宋代· 邹浩

秋容未觉成萧飒,脩竹疏桐阴四匝。先生归驾挟西风,堕我南堂似凋叶。

对床邀月入高谈,梦想从来谢三接。是非火作正炎空,忍与纷纷竞牙颊。

莫欺鸥鸟不知人,须信天机在眉睫。妙哉托处无何乡,一念能回百千劫。

君诚有意涉其流,请为安行具舟楫。

送罗正之为两浙提刑

宋代· 邹浩

沧溟可枯山可移,公心独与天地期。田间经术入州县,所至父老均儿嬉。

明明日月照肝胆,谓言吾民方阻饥。回车为我作丰岁,要令国体无疮痍。

买臣郡去不持节,季真逸请非康时。几年梦想在松槚,再拜一觞今得之。

乡人拥路识忠孝,雅慰平生良可知。恩光到此何以报,行矣二浙如王畿。

次韵答交代俞樗年教授见简之什

宋代· 邹浩

吾乡蔼多士,夫子惟英才。妙年双眸清,不为纷华开。

飞声动寰宇,著录争徘徊。论说翕以定,端如匡鼎来。

著鞭青云衢,飘飘谢尘埃。伯鸾赋五噫,少陵歌七哀。

岂比太平遇,得志无疑猜。朝纲举天网,升黜常恢恢。

胡然落泮宫,犹歉南山台。维今尧舜君,侧席方虚怀。

简拔到寒谷,未始由梯媒。悬知器业成,指日登蓬莱。

伊予愧朴樕,聿来托高斋。与君出处间,一一金石谐。

岘首郁苍莽,江流澹萦回。龙卧缩头角,腾骧俟春雷。

君车亦难缓,行矣明诏催。逸步从此分,驽驾安能陪。

送杜君童学士赴阙

宋代· 邹浩

西风猎猎鸣旌旗,南阳学士趋丹墀。南阳父老挽不住,家声复如东汉时。

堂堂材具中梁栋,鬓边寒暑惊驹驰。垂衣继照揭日月,只应一见舒尧眉。

鸾台凤阁有新路,着鞭宁许驽骀知。委身报国一心耳,嶷如嵩岱谁能移。

他时廷尉妙生死,还将此道供论思。凌云大厦肃天宇,千秋万岁无倾攲。

焦头烂额岂足尚,长堤蚁穴今图之。回看蹇浅丈夫子,攫金清旦方沉迷。

矢来无乡亦可恤,付与公议分高卑。前人得失焕清简,纳公胸次无孑遗。

愿言朝退坐华省,更以反己为元龟。儒冠往往喙三尺,勿令白玉生瑕疵。

次韵王彦温邂逅登舟

宋代· 邹浩

过尽西城百丈堤,村村鸡犬午声齐。风前匹马不回首,知有幽人在竹溪。

将往昭州示柄

宋代· 邹浩

与汝暂相别,南作昭州行。昭州距零陵,坦坦十日程。

音信易来往,勿动异乡情。但自勤读书,思索厥义精。

圣贤如日月,为汝出光明。脩身识根本,力践以其诚。

发为文字间,笔墨自纵横。零陵豪杰士,张邓尤高名。

汝其师事之,北面听指令。分阴古所惜,况乃汝后生。

省定汝母外,谨勿他事萦。皇恩极天地,我罪终从轻。

还家知有时,欣见汝向成。用为祖母寿,慰叔及弟兄。

携汝返乡国,重增门户荣。

用老杜至日怀太白韵怀诸弟

宋代· 邹浩

罗拜为亲寿,遥知亦我思。阳生萱草色,心入棣华诗。

帝泽来非久,莱衣戏不迟。为言多置酒,归趁赏花期。

关于诗人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