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三池祠室学官相传占为公署同年李南才毅

宋代· 李流谦

末俗何由到古人,伤心祠室漫史存。
风榱雨栋那堪说,石刻污漫像设昏。

离合州驿晚宿茆城驿

宋代· 李流谦

稍喜川原豁,遥看草树明。
恶滩犹梦怖,平地始身轻。
场圃收遗秉,沟塍劝早耕。
得归万事好,漂泊岂人情。

富池罗汉院有钱希中白大科赴信州别驾时所题

宋代· 李流谦

皮肤脱落余真实,须鬣苍浪阅岁华。
突兀一根丛棘里,不知几见后庭花。

次韵大人书怀

宋代· 李流谦

云翻雨覆不须论,扪虱何妨坐对温。
政恐移文邀俗驾,可能垂箔走高门。
寒松卧雪不知老,脱叶经霜无几存。
醉着锦袍堪一笑,翰林风月我诸孙。

招黄太博饮

宋代· 李流谦

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
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
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
均在客中谁作伴,如何不共醉腾腾。

挽秦国夫人

宋代· 李流谦

久矣鸿飞渚,翩然雁字峰。
九重疏异渥,万里合幽封。
引柩乌衔壤,驯阡鹿护松。
他时人下马,有子是夔龙。

寄彦博二首

宋代· 李流谦

世途今若此,吾道竟何如。
学古疑无用,谋身忌太疎。
引杯空慷慨,看镜独踌躇。
千万胸中语,因人略寄书。

遣兴七首

宋代· 李流谦

怀抱向谁尽,穷交苦不多。
相期慰岑寂,未厌数经过。
浊酒随斟酌,新诗听讲磨。
吾今已三十,不拟问如何。

挽王隐君

宋代· 李流谦

仁田义锄德其种,晚岁坐看苗幪幪。
先生一去不可识,但喜郎君实麟凤。
一线微言惊道丧,九鼎斯文赖君重。
圣门涛澜无畔岸,我尝操舟怯奔涌。
中流夺魄不敢进,乱流而济渠甚勇。
射鼷强弩勿妄发,弹誉明珠戒轻用。
峨冠进之白玉堂,天高会借长风送。
细寻耒耨竟谁力,銍艾犹传挂丘垅。
朝来示我幽宫刻,再拜整冠辄成诵。
乃知先生一世士,学如荀扬文屈宋。
四边海宴中国尊,已叹铜驼没荒茸。
转头饮马长城下,共指先几世争竦。
竟不一官止韦布,大泽深丘老梁栋。
岷江滥觞固未快,末流与海争澒洞。
我闻天穷不再世,卜以郎君言必中。
九京幽幽复何憾,一杯径往浇余痛。
薤歌呜咽不成声,但觉风乾云亦冻。

自少城解职事还邑二首

宋代· 李流谦

尘埃一出竟何为,白竹依然昼掩扉。
只应为客重为客,便欲得归宁得归。
独鹤静临寒沼立,游蜂閒趁落花飞。
东君老大人消瘦,凭仗清樽一解围。

次韵嘲落梅代梅答二绝

宋代· 李流谦

不是春秋减素肌,从来鹤骨可能肥。
便将梦里一般看,恐是幽人作蝶飞。

游龙角山福志院

宋代· 李流谦

招提未到只闻名,乘兴来游意最真。
出郭都无三十里,同行恰有两三人。
入门竹迳能明眼,随处禅房可着身。
莫怪山僧拙言语,十年已不踏红尘。
关于诗人

李流谦,[约公元一一四七午前后在世]字无变,汉州德阳人。生卒年不详,约宋高宗绍兴中前后在世。以文学知名。荫补将仕郎,授成都府灵泉县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全蜀,置之幂下,多所赞画。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力乞补外改奉议郎,通判淹州府事。流谦著有澹齐集八十一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