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中旬书戴溪亭

宋代· 王铚

天上东风转斗星,天涯羇客尚飘萍。
道涂况复经残岁,风雪那堪宿旅亭。
春到怯添双鬓白,夜寒愁对一灯青。
残年万古凄凉恨,不计樽前一醉醒。

姜山通阇黎真骨归塔以诗送之

宋代· 王铚

空门龙象道高升,坐使山川胜气增。
天道不言成西运,人间无处证三乘。
云深尚有游山客,烟冷空余礼塔僧。
一苇莫嗟成万古,幻身来往本何曾。

即事

宋代· 王铚

住依溪口破残村,身伴渔樵不见寻。
坐对秋阴晚萧瑟,风吹败叶入廓深。

墨君十咏·舞月

宋代· 王铚

江楼月下夜闻歌,不奈忠州刺史何。
轻袅腰肢更清峭,柳枝何似竹枝欧。

妙庭观用东坡韵

宋代· 王铚

侍宴瑶池更不归,茂陵千古挂余悲。
祗今山下传遗姓,应守琼田旧玉芝。

古渔父词十二首

宋代· 王铚

得即欢欣失却忧,死生轮转暗相仇。
那知垂钓非真钓,只在丝纶不在钩。

和江子我见送诗

宋代· 王铚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得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

古渔父词十二首

宋代· 王铚

渔父家风我所知,家风要与道相宜。
不怀贪饵知钩意,常似丝纶未下时。

会稽杨梅雄天下其佳者皆出项里相传项羽乡里

宋代· 王铚

越山杨梅最珍美,人杰地灵生项里。
江东庙食忆至今,应缘似舜重瞳子。
南方炎威无时穷,落在故乡草木中。
请看枝头万点火,犹是咸阳三月红。
摧刚作柔随物转,妇人之仁仍可见。
风姿和味说难名,颜色与香收易变。
炎炎夏日帘影垂,玷污玉笋明瓠犀。
映出越女天下白,压倒骊山生荔枝。
金鼎夺胎尤出类,万人口腹非其对。
外丹须要内丹成,任君封树连园买。

病中

宋代· 王铚

遥夜支颐坐,春醪负十分。
碧烟沈宿霭,清月入微云。
真妄怯多病,翔潜喜不闻。
秋鞑人乐处,十载怆离群。

次韵率行之见投因以赋别

宋代· 王铚

素空零玉露,碧梧堕金井。
周年不待人,去我如断绠。
归翼懒飞翔,老骥倦驰骋。
山空风月满,人恋松桂影。
穷方屡厄陈,喜动初入郢。
文豪获胜游,羁思发深省。
周原富十箱,汉仪重九鼎。
王谢乐江海,巢由本箕颍。
谈深光明藏,游遍妙峰顶。
颂橘悲屈平,赋梅思宋璟。
炎凉梁上燕,喜怒坎中黾。
千年六龙辔,万事一渔艇。
居人望归骑,暝色暗前岭。
浅学字识丁,美穴鱼知丙。
书随新雁手,慰我心炯沿。

舟中夜雪读正卿教授近诗辄赋鄙句并以为别

宋代· 王铚

百年半羁栖,轻与故山别。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

湿薪无煖焰,浊泪共明灭。痴坐增洒然,何以慰清绝。

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未从观鱼庄,先得驭风列。

荆玉出此邦,谁献复谁刖。山川漫奇丽,文物久销歇。

君词吐白虹,神宝疑不没。我欲赓馀思,景好句逾拙。

如逢勾漏令,未得丹砂诀。万里烟云开,扬舲及明发。

荆山自兹远,云涛渺天末。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

关于诗人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