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日无雨偶成

宋代· 吴芾

连岁人怀水潦忧,年登犹叹不全收。
夏逢甲子天无雨,预喜今年又有秋。

和任宰元绍见寄十首以归来问信湖山抚摩松菊

宋代· 吴芾

身既远市朝,足不到州郡。
但知食与眠,此外不暇问。

寄龚帅

宋代· 吴芾

今朝駃步忽来前,报道除书下日边。
阃寄复归贤使者,百城闻命想欣然。

和陶命子韵示津调官

宋代· 吴芾

我幸此生,不忘本始。
身虽朝廷,心实田里。
所以暮年,知足知止。
以进为忧,以退为喜。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

宋代· 吴芾

忆在霜台未六旬,尝陈仕宦纵家贫。
岂容七十不纳禄,却为斗升犹牧人。
年齿幸吾今已及,官曹从此不应亲。
愿天许遂终焉志,养此疏慵老大身。

蒙恩易镇豫章丐假还乡途中偶成十七首 其十三

宋代· 吴芾

睡里闻风雨,吾行拟暂停。起来搔首坐,喜见一天星。

又登碧云亭感怀三十首

宋代· 吴芾

晚上危亭喜作晴,亦思郊外一闲行。
无端骑从相遮护,不放山翁适野情。

和董伯玉不向东山久韵 其一

宋代· 吴芾

读书想前人,往往得师友。每爱钓渭滨,颇喜耕谷口。

夫岂与世违,甘心卧岩薮。升沉自有时,此意君知不。

里有蒋生者颇志于学迫于贫困吾叔德先见而怜

宋代· 吴芾

君不见昔日泰山孙先生,蹭蹬穷途道未行。
读书有志破万卷,置锥无地可躬耕。
高堂亲老仰甘旨,未免道路长营营。
睢阳客舍一再过,牢落谁人如姓名。
文正范公真好士,一见宾阶喜气形。
深知先生非乞客,金在泥沙玉在荆。
底事穷年事奔走,厄贫废学诚可矜。
因留乡校周所急,奉亲为学使有成。
先生果不负公望,行益修兮经益明。
十年声名动廊庙,天下望之如日星。
一代儒宗君试数,谁不首以先生称。
向使不遇文正公,亦将因循埋没如腐萤。
吁嗟此风寂寞久,岂是亩亩无如先生之才能。
世人俗眼弃贫贱,胸中壮气空峥嵘。
吾家叔父特达士,汪汪伟量如沧溟。
比隣有蒋生,所志在穷经。
迫于饥寒故,无以赡亲庭。
不问师道己未足,聚训青衿已十龄。
锐志日已丧,尘事日已婴。
顾虽仅能供子职,而此术业何由精。
吾叔念之为慨然,一见自待如父兄。
恐子坐穷竟废弃,亟使就学趋准绳。
况有括苍胡夫子,传道吾里作世程。
执经座下子无忽,子之所须吾其应。
倾囷倒廪略无靳,阔视世俗亲疏情。
我闻此事犹叹息,俗士闻之应骇惊。
近来世道太浇薄,骨肉犹作锱铢争。
故虽有子尚不教,但欲黄金自满籯。
安能推其余,以及异姓忘爱憎。
伟哉吾叔贤,远继文正公之英声。
蒋生其勉之,无使后人独羡孙先生。

忠侍者自隐静来既归觅诗因述其意以赠之自可

宋代· 吴芾

上人手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时路。

陈子厚送韶鸭将以七绝因次其韵

宋代· 吴芾

投迹山林不厌深,老来宁复计升沉。
水禽得得来相伴,应识幽人一片主。

初冬山居即事十首

宋代· 吴芾

我爱山居好,冬来惬野情。
檐前朝日暖,谷口暮云横。
柏子当轩堕,蕉花傍槛生。
自堪安朴拙,何苦慕尘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