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林枯木成禅师赞

宋代· 释德洪

扬广山头种性,雷衡洞里根苗。法云明暗体露,道林知见香飘。

试问春风吹不起,何如黄河冻连底。十分似九不欲全,一身两号只这是。

大千戏以一尘摄,又譬此尘取空劫。置于掌间剔突圞,挝鼓升堂普请看。

题季长冰壶轩

宋代· 释德洪

闲轩清似冰壶水,轩上人如元紫芝。坐觉秋光漱毛发,客来春色满谈词。

宝书读罢依蒲久,玉麈经行曳履迟。卷挂一声林叶动,黄昏月出雪消时。

拄杖寄子因二首 其一

宋代· 释德洪

百节紫藤风骨,得自泐潭石门。不受云居勾络,定知临济儿孙。

季长出示子苍诗次其韵盖子苍见衡岳图而作也

宋代· 释德洪

晓烟幻出千万峰,个中我曾如懒融。天公亦妒饱清境,戏推堕我尘网中。

人生万□无不有,道士宁知为老枫。去年雪夜宿绝顶,笑声响落千岩风。

今年千岩在掌握,烟雨又复分西东。磨钱作镜照千里,必也高人非画工。

季长胸中自丘壑,吐辞便觉春无功。韩侯玩世难共语,精神满腹仍疏通。

酒阑耳热眩红碧,醉语撼子崔嵬胸。遥知堕帻笑不答,但见玉颊回涡红。

送海印奭老住东林

宋代· 释德洪

湘容岳色中秋后,古寺闲房小寝馀。扫径帚粘新落叶,开窗风掩读残书。

吹云又作他山去,种漆何时伴我居。洞上闲名犹在世,未应容易与人除。

送王彦龄承务还河内

宋代· 释德洪

武陵王郎高韵度,鞍马四方在定住。眼随泉石便吟哦,咳唾珠玑不计数。

我亦悠悠事不羁,浪萍风梗随安之。少室山前石兰若,邂逅便与同襟期。

兴来岸帻一长啸,清声激越穿云峤。竹林故事独未泯,人物如君独高调。

秋风猎猎促鸣蝉,归路千山入马鞭。白袍乌袖宜图画,不羡襄阳孟浩然。

提举范公开轩面钟山名曰寸碧索诗

宋代· 释德洪

湖山烟翠层,千叶青莲拆。公家莲菂间,如眼不自觌。

一登功名途,富贵两追迫。开轩延爽气,拄笏望秀色。

钟山盘万丈,云破见尾脊。殷勤度邑屋,分此一寸碧。

升空带青小,撑汉螺髻出。我亦个中人,登览增眼力。

知公寓逸想,喧不碍岑寂。给札令赋诗,相顾愕坐客。

愧无暮云词,涴公雪色壁。

读大智度论

宋代· 释德洪

眼不自见宁见物,去来不见宁见今。万物只今全体露,镜里有空无路寻。

寄盛群玉

宋代· 释德洪

平生翰墨到精微,盛氏诸郎最白眉。气讦曾窥豪士赋,初交先和野僧诗。

谩劳清梦思相识,那料孤踪晚见知。君看临危用心处,何殊晏子解骖时。

送太淳长老住明教

宋代· 释德洪

三玄三要古难分,劈破从教剔突崙。父母未生前一笑,言诠不到处重论。

椎开临济百年意,推出汾阳六世孙。何用老婆更饶舌,暗中五色自成文。

赠欧阳生善相

宋代· 释德洪

薛公衣尚敝,饥肠转鸣雷。天子征辽东,细君笑靥开。

吾夫虽奇蹇,要是高世材。发必藉时耳,今岂其时哉。

往见张将军,喜曰真吾侪。三矢定天山,英声驰九垓。

房杜未肉食,席门蒙积埃。但馀王氏子,文字相追陪。

贤哉太夫人,智鉴照襟怀。尝自抚其子,国鼎真盐梅。

但未识其友,试与俱而来。窥窗见之喜,亟使罗尊罍。

果见贞观间,相逐登三台。予尝阅旧史,至此尝徘徊。

数子初未贵,踽踽蒿与莱。而彼一女子,底蕴遭窥猜。

何知娄师德,硕大非栽培。譬之万顷波,但见琉璃堆。

倔强如梁公,包抚等婴孩。掩卷发长想,鄙吝为崩颓。

吾今著田衣,百念如冷灰。功名一破甑,掉臂首不回。

颇怪欧阳生,谀语坐差排。人生如逆旅,岁月苦逼催。

悬知贤与愚,终作土一抔。美恶何足道,君亦真恢谐。

愚贤君勿取,吾肯罪形骸。不肖君谓贤,是适为吾咍。

重轻宁在子,意子定痴呆。所喜亦清散,时时过茅斋。

明日念当行,引纸研松煤。诗成极醇酽,蒲萄初泼醅。

和灵源寄莹中

宋代· 释德洪

此来渐觉身无累,欲学灊溪讳名氏。钟山万顷独经行,山日松风吹冻耳。

闻有僧从法窟来,当锋戏作横机试。探怀示我妙伽陀,两翁回互偏中至。

乃知道德无贫贱,□□相求亦相契。妙谈何日看挥斤,此老鼻端有馀地。

关于诗人

释德洪,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