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嘉惠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泛爱何人枉素书,银钩奕奕到田庐。朋游久许贫方耐,宦学空怜老更疏。

回雁峰前应梦到,放龟池上也斋居。相期保社同香火,口祷功名乞与渠。

过卞山次韵朱仰止涧亭绝句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曲涧潺潺隐石堤,玉虬双引戏晴漪。相思后夜添清绝,木落山空月半规。

还憩湖光亭复次江元寿韵

宋代· 沈与求

羊酪莼羹本异区,江湖随俗语娵隅。紫鳞拨刺冲文荇,翠羽翩翾过绿蒲。

舴艋兴饶青络马,笭箵自当紫微壶。丛书校罢频搔首,天末孤帆去欲无。

次桐庐 其二

宋代· 沈与求

吏鞅萦人未许闲,当游聊复到春山。倡条冶叶无风味,赖有寒梅醒病颜。

次韵题沈传曜瘦节堂

宋代· 沈与求

平生一字不疗饥,谁云糠覈能瓠肥。
牙签玉筹五鼎食,是中有趣非钱痴。
万事颠倒绝可嗤,此腹却受将军讥。
吾宗酷似骑曹掾,俗物纷纭那复看。
眼中但有潇洒侯,高节亭亭真老伴。
山泽形容坐一癯,相要检校还丹书。
食薇饮水笑多事,知君此计诚非疏。

舟中闻元用遂魁天下士论归之辄成五十六字呈宏父车马至中都当举似也

宋代· 沈与求

翰林发策冠诸儒,再世重归汗血驹。醉后挥毫凌月窟,梦中插翼上天衢。

半生怀抱吞馀子,一日声名振八区。归去玉堂清夜直,也应怜我老江湖。

子虚复有诗再次其韵

宋代· 沈与求

谁能延月倚危楼,细履相将偶当游。倦听山歌怀旧俗,闲看水戏溅寒流。

灯光竞作千门晓,酒力微宽一掬愁。明日八分疲阿买,诗馋元只在清眸。

次韵避寇二首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穷途厌迁次,岁晚惜分携。茅舍荒村北,柴门曲港西。

鸡豚暂同社,桃李旧成蹊。那得干戈定,浮家著两溪。

蒋司成挽词 其一

宋代· 沈与求

法驾天临五学初,曾闻重席绝诸儒。雍容久载从臣橐,晼晚犹分刺史符。

不使高材陪鼎鼐,却收清节傲江湖。贱生无地从巾屦,独对遗篇想步趋。

赠老禅

宋代· 沈与求

霜根刺刺猬圆颅,犹倚禅床听木鱼。底事世缘能老我,到头尘事不关渠。

磨砖几日能成鉴,闭户何人欲造车。若有小参重问讯,试寻消息向真如。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九

宋代· 沈与求

翰林胸中浩千古,笔头戏作江海潮。子行造膝可问法,门前烟浪拍溪桥。

曾宏父将往霅川见内相叶公以诗为别次其韵以自见 其六

宋代· 沈与求

扬舲送子下苕霅,系缆沙头多柳株。十载风埃老行客,不知鸥鸟记人无。

关于诗人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